您的位置:首頁

​恐懼症有多麼可怕

有很多經歷過恐懼症發作的人都會告訴你,他們就好像心臟病發作一樣的,感覺自己很快就要死去了。恐懼症確實可怕的令人難以相信,並且在沒有任何原因的情況下突然的發作。有的時候恐懼症是對焦慮跟特定情況的一種反應,但我常見到有些人在恐懼症發作的時候並不會覺得,自己特別緊張。那麼恐懼症到底是一種什麼樣?該疾病啊,他到底可怕不可怕呢?

發病原因目前恐懼症的病因尚不明確。研究表明,可能與遺傳因素、素質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係

1、遺傳因素 廣場恐懼症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尤其影響到女性親屬。有研究表明,同卵雙生子比異卵雙生子的恐懼同患率更高。某些特定的恐懼症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懼。

2、素質因素 前人認為患者病前性格多為膽小、羞怯、被動、依賴、高度內向,容易焦慮、恐懼,並有強迫傾向等。如果自小就受到母親過多的保護,成人之後,也容易發生恐懼症。

3、生理因素 有人發現恐懼症患者的神經系統的驚醒水準增高,這種人很敏感、警覺,處於過度覺醒狀態。其體內交感神經興奮佔優勢,腎上腺素、甲狀腺素的分泌增加。但這種生理狀態與恐懼症的因果關係尚難分清。

4、心理社會因素患者在首次發病前可能會有某種精神刺激因素,資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動地追溯到與其發病有關的某一事件。19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用條件反射理論來解釋恐懼症的發生機制,認為恐懼症狀的擴展和持續是由於症狀的反復出現使焦慮情緒條件化,而回避行為則阻礙了條件化的消退。即當患者遭遇某一恐懼性刺激時,當時情景中另一些並非恐懼的刺激(無關刺激)也可能同時作用于患者大腦皮層,兩者作為一種混合刺激形成條件反射,所以今後重遇這種情景,即便是只有無關刺激,也能引起強烈的恐懼情緒。然而部分患者並無曾受恐嚇的經歷,有些患者恐懼的物件經常變換,這些都是條件反射學說難以解釋的。

一次恐懼症發作一般來說沒有什麼危害,也不需要去治療。但是恐懼症經常發作的話可能就是焦慮引起的,可能是抑鬱症的表現,患者也許需要服用一些呀,來進行治療。早早的認識空氣真的可怕,也許,可能,早期治療,會有幫助,從而避免恐懼症的發作。這種疾病要很長的時間,效果也許會好一點。平時做一些深呼吸,能夠緩解這種症狀。這種病情的危害不言而喻,父母應該早早的發現孩子心理上的問題,從而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