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化痰止咳中藥都有什麼

中藥在治療疾病上有很好幫助,在對中藥選擇上都是可以放心進行,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對中藥使用的時候,要耐心進行,這樣的藥物對疾病治療都是比較緩慢,因此在選擇中藥治療疾病的時候,過於著急對疾病治療沒有任何幫助,那化痰止咳中藥都有什麼呢,下面就詳細介紹下。

化痰止咳中藥:

1、溫化寒(濕)痰藥:辛苦溫燥—寒痰、濕痰

濕痰、寒痰證——咳嗽氣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為特徵,還可見眩暈、肢體麻木等;(1)半夏—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外用消腫止痛。用於濕痰、寒痰證。本品具溫燥之性,能燥濕而化痰濁,且有止咳作用,為治濕痰之要藥。

(2)天南星—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外用消腫止痛。用於濕痰、寒痰證。本品燥濕化痰功似半夏而溫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較強。

2、清化熱(燥)痰藥:甘苦鹹涼—熱痰、燥痰

熱痰證——咳嗽氣喘,痰黃粘稠為主症,並伴熱象;

燥痰證——痰幹粘稠,難咯,乾咳等,並兼見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還略具平喘作用。甘草能促進咽部及支氣管粘膜分泌,使濃痰稀釋易於咳出;

(2)瓜蔞—甘、微苦、寒。歸肺、大腸經。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腸通便用於痰熱及燥熱咳喘。本品有清熱化痰之功。治療痰熱阻肺、肺氣上逆、胸悶、咳痰黃稠,可配伍黃芩、膽南星、枳實等。

3、止咳平喘藥:多辛甘苦,有潤燥、宣降斂瀉等作用

(1)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證已解,氣喘咳嗽。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強平喘功效

在對化痰止咳中藥認識後,進行化痰止咳的時候,都是可以放心的選擇這些中藥,不過對這些中藥在吃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一定要掌握方式方法,而且對吃的時候,身體出現不舒服情況,需要停止選擇,避免誘發其他問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