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生兒輕度窒息治療原則

新生兒輕度窒息,雖然比重度窒息要好一點,但是作為家長,也不能忽視,因為長期的出現輕度的窒息,也會對孩子的健康構成很嚴重的傷害,所以對於家長,一定要全面瞭解一下新生兒輕度窒息治療原則,通過瞭解後,當自己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後,可以儘快的通過治療改善。

1.分娩前應做好新生兒復蘇準備 2.急救必須及時,動作迅速,準確,輕巧,避免發生損傷;

用藥原則

1.輕度窒息以保暖,清理呼吸道,吸氧為主;

2.重度窒息除在1的處理同時,給予糾正酸中毒,腎上腺素強心治療,異丙腎上腺素,氨茶鹼等解除血管及肺支管痙攣。同時給予抗菌素,補充血溶量,如: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等支援對症綜合治療。

預防常識:

定期產前檢查,尤其是孕晚期十分重要。它可隨時發現母親、胎兒的異常情況,如妊高征,糖尿病,妊娠合併心臟 病等,瞭解胎兒發育情況,胎盤部位及功能,羊水量等,從而能夠在產前進行積極的治療或處理,或在產程中能做到有計劃的預防,防止胎兒宮內窘迫或積極治療。分娩前6小時不要使用對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如嗎啡。分娩過程中一定要聽從醫生對你的分娩指導,切莫因產痛而拒絕醫生的正確指導,而影響您的順利分娩,使您的嬰兒受到身體智力的影響。

窒息復蘇是產、兒、麻醉三科醫生、助產士、護士必須掌握的技術,要求培訓合格再上崗。遇到高危孕婦有胎兒窘迫、估計娩出時有窒息可能者,應通知兒科醫師到場參加搶救。復蘇的ABCDE方案是指通暢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復迴圈、輔助用藥、評價和監護。重點是前3項中的第1項。ABC做到後,很少需要用藥,沒有處理好第一口呼吸急於用藥是錯誤的。具體運用時需要不斷的評估來指導決策,以作為下一步操作的依據。評價的主要指標是呼吸、心率和皮色。Apgar評分不是決定是否要開始復蘇的指標,更不是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復蘇的決策依據。因為等到一分鐘評分結果出來再開始復蘇,就會失去寶貴的搶救時間,實際臨床上也沒有都等評分結果出來再搶救。生後1分鐘內的AP-gar評分還是反映了初生時的基本情況而5分鐘的評分對判斷預後尤為重要。

1.大致程式

(1)充分瞭解病史,做好復蘇的思想和物資準備工作,如人員、氧氣、保暖設備、一次性吸管、氣囊面罩復蘇器、新生兒喉鏡、電池、小燈泡、氣管內導管、接頭、聽診器等器械的檢查,急救用品備足,定位安置,便於立即取到,因為復蘇成敗與時間密切有關。呼吸停止延遲復蘇1分鐘,出現喘息約晚2分鐘,恢復規則呼吸約晚4分鐘。

(2)胎頭娩出後,不應急於娩肩,而應立即擠盡或用負壓球吸盡口、咽、鼻部的粘液。新生兒出生時要有良好的保暖環境,用遠紅外輻射保暖裝置最佳,不得已情況下也可用大支光白熾插燈等臨時保暖,但需當心不要燙傷。生後立即揩幹身上的羊水和血跡能減少蒸發失熱。由於窒息兒體溫調節不穩定,一旦受寒就會增加代謝和耗氧來維持體溫,並出現代謝性酸中毒,體溫下降後糾正緩慢。新生兒擺好輕度頭低足高位(≈15°)後再用一次性吸管吸淨口、咽、鼻部粘液。每次吸引勿超過10秒,刺激口咽深部的迷走神經可導致心動過緩或呼吸暫停。如有胎糞污染羊水,防止吸入深部,接生者可用雙手緊箍其胸部,立即用喉鏡氣管插管吸清後再觸覺刺激使哭。每次使用喉鏡氣管內插管和吸引的時間要求在20秒鐘內完成。用電動吸引泵者負壓應根據粘液稠度調節在60~100mmHg,吸管連接處要有T形指孔或笛口,以便在吸引時控制。

(3)當評價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皮色紅潤或手足發紺者,只需繼續觀察。個別呼吸心率均正常而仍有中樞性的全身青紫,往往是血氧僅夠供應正常心率而不夠全身需要或有先天畸形所致。這種不夠正壓給氧指征的青紫應給80~100%的常壓給氧,待皮色轉紅再逐漸降低氧濃度,以免氧中毒。

(4)無自主呼吸或心率

(5)母在分娩前4小時用過麻醉藥而導致新生兒呼吸抑制者給鈉洛酮。

(6)無藥物抑制而用復蘇器15~30分後,心率>100次/分者可停用復蘇器,觀察自主呼吸,心率。60~100次/分有增加趨勢者繼續面罩加壓給氧;無增快者改用氣管插管加壓給氧。若心率

(7)1∶10000腎上腺素加等量生理鹽水,快速氣管內注入,可加強心臟及外周血管收縮力,使心率加快,必要時可每5分鐘重複一次,當心率>100次/分停止用藥。

經上述用藥後周圍組織仍有灌注不足,脈細、持續休克者可用多巴胺,其作用與劑量大小有關,小劑量(2μg/kg·min)有擴張腎、腦肺血管作用,增加尿量和鈉的排出;中劑量(2~10μg/kg·min)增加心臟收縮力和升高血壓;大劑量(10~20μg/kg·min)增加血管收縮,升高血壓。新生兒窒息休克時多伴有酸中毒、肺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故治療多採用小劑量在5μg/kg·min左右或和多巴酚丁胺各半的小劑量開始,在心率、血壓的密切監護觀察下逐漸增大劑量。

2.復蘇後處理與護理 窒息缺氧對新生兒是個很大的挫折。一時好轉並不表示完全恢復,積極的復蘇後處理對減少和減輕併發症,改善預後起很大作用。

(1)注意保暖,體溫儘量維持在中性溫度36.5℃左右,減少耗氧。密切觀察呼吸、心音、面色、末梢迴圈、神經反射及大小便情況。待呼吸平穩,皮色轉紅半小時後,停止給氧。呼吸是監護重點,呼吸評分和呼吸次數對復蘇後的觀察有一定幫助(表13-17)。初生12小時內每4小時一次,以後24小時內每8小時評一次,最後在出生後48小時再評一次。二次評到8分以上可停止再評,預後良好。二天 後情況仍差可每12小時續評,預後嚴重。假使呼吸次數有增無減並又出現呼吸困難則要考慮有無氣胸。如窒息兒呼吸已接近正常而2天后又加快者,常是繼發肺炎的徵兆。若反復呼吸暫停可用氨茶鹼,首劑7~8mg/kg肌注或緩慢靜脈注射(15分鐘以上),以興奮心、腦、擴張血管和利尿,以後每6小時0.5~ 2mg/kg。靜脈注射過快,或劑量過大可致血 壓降低,噁心嘔吐和驚厥。

新生兒輕度窒息治療原則,這是很多家長都想全面瞭解的,以上的內容就為很多的家長,詳細介紹了新生兒輕度窒息治療原則,所以在全面瞭解後,當自己的孩子出現新生兒輕度窒息以後,可以通過以上介紹治療原則,就能給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