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每天多花1分鐘 健康無病一整年

疾病,似乎是我們每天都在逃離的“敵人”。其實,預防和治療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將一些對身體無益的習慣逐一改掉,並重新養成一套健康的生活習慣,便可健康無病一整年。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瞭解下,如何利用一天中的閒置時間來幫助身體遠離疾病困擾,一起來看一下!

1、每天給自己切脈

中醫講究一個“望、聞、問、切”,其實我們自己也可以為自己號脈,檢查一下自己的心臟跳動次數,這樣就可以預防心臟病。國內的相關研究發現,和每分鐘60次的正常脈搏相比,每分鐘脈搏是90次或是更高,心臟病導致的死亡風險也將增至原來的三倍。此項研究對於女性朋友更是有益無害,因為女性心臟病的比例越來越高。

2、每天都要“捏一捏”

捏一捏自己的身體,可以起到給身體免費做個按摩的功效。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同時我們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但是身體所能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自己定期幫身體緩解壓力。按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可以每天自己幫自己“捏一捏”,疏通經絡,緩解神經疲勞。

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自我按摩主要按摩哪裡。我們感覺到神經疲勞的時候可以按揉太陽穴,可以有效緩解神經緊張;感覺到胃部難受,消化不良的時候可以敲打一會小腿,因為小腿上分佈了胃經,敲打其可助消化;感覺到胸悶氣短的時候,可以按壓手掌心,可起到給心臟做按摩的作用。

每天為自己捏捏腰也是養生一大方法之一。將雙手拇指和食指同時夾捏脊椎正中的皮膚,進行捏脊,從與臍眼平行的命門穴開始往下捏,捏一下,松一下,直捏到尾椎處。每次反復捏4次。不僅可以緩解久坐帶來的腰部疲勞感,還能保住腎臟器官。

3、每天3個鵪鶉蛋

鵪鶉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美味,但是我們並不是每天都會進食鵪鶉蛋,畢竟大部分人對於鵪鶉蛋的認知沒有雞蛋多。鵪鶉蛋與鵪鶉肉一樣,歷來都是食物中的珍品,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古代為帝王將相食用,故有“宮廷珍貴食品”之名。

所以,小編建議大家可以每天吃3個鵪鶉蛋。鵪鶉蛋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和雞蛋是差不多的,但是它所含的卵磷脂和腦磷脂卻是比雞蛋高出4倍。卵磷脂和腦磷脂都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

鵪鶉蛋中還含有腦磷脂、激素,這些對於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朋友是很益處的。可以說是現代腦力勞動者的不可缺少的天然補品,尤其是對於辦公室女性而言。它對月經不調的女性具有調補、養顏、美膚作用,對孕婦產前、產婦產後出現的貧血有很高的滋補效果。所以鵪鶉蛋被人們譽為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

4、每天快走1分鐘

國內外的多項研究表明,每天快走1分鐘,可以幫助身體提高免疫力,消耗身體內部多餘的血糖、緩解神經壓力、還能起到鍛煉神經反射弧的作用。這樣一來就無形中預防了人類歷史上的三大疾病:糖尿病、中風、老年癡呆。

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還發現,每天快步走可以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幾率降低 30%。對更年期女性來說,快走的保健作用更明顯,過了更年期,女性患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的幾率會逐漸增加。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45分鐘到1小時,其中風幾率可以減少40%。

苟波指出,為保證鍛煉效果,快走應至少每次40~60分鐘。剛開始鍛煉的人可以逐漸增加運動頻率和時長,先每隔一天走一次,從半小時開始,逐步適應後就要堅持每天鍛煉。一般人快走時,感覺有點氣喘,身體出汗,就說明運動量達標了。有的人走路喜歡背著手,這樣走的鍛煉價值幾乎為零,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挺胸抬頭,收腹提臀,曲臂擺動。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快走時最好隨身帶塊糖,防止發生低血糖意外。

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一、早睡早起精神好

早睡可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可舒達陽氣。現代科學研究證實,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同時起床時不宜過急,適當懶床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筋骨,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腦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二、合理飲食

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採用早餐食粥法來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這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

三、保持心情愉快

一般來說,人的情緒不太穩定,易於煩躁或悲愁傷感,特別是身臨花木凋零,秋風蕭瑟深秋,常會在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悶與垂暮之感。因此,養生要以調達情志、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為主。

在陽光明媚的天氣裡,外出觀賞風景、喜悅溢於言表,可使憂鬱愁煩頓消,令人心曠神怡,給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

四、運動養生

早晚是鍛煉身體的好時機,適當地運動可以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不管年齡大小、體質強弱、興趣愛好如何,都可選擇自己所喜愛的項目進行運動鍛煉,但有幾點季節性的注意點必須重視:霧天不適宜戶外運動。

同時,運動要適宜,防止過勞。過勞可使汗液外泄,津氣流失。高血壓、冠心病患者不宜劇烈運動,避免引起血壓突然升高和誘發心絞痛、心衰。

五、隨時預防天氣變化

氣候變化是中風和心肌梗死的高峰期,極容易導致患者猝死。另外,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心病的人,對氣候的變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導致舊病復發、病情惡化與死亡。

因此,患有這類疾病的患者應特別注意提高惕,加強預防,家中應備有急救與治療藥品,以防萬一。

結語:上述文章中,為大家介紹了每天1分鐘的養生療法,您都瞭解了嗎?每天給自己切脈可有效預防心臟病;身體感覺到疲勞的時候為自己做一些自我按摩可緩解疲勞保護神經;每天補充3個鵪鶉蛋可以預防神經疾病,還可美容養顏;上班路上快走1分鐘,可以預防糖尿病、中風、老年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