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康師傅礦泉水瓶口現小蟲 塑膠瓶被指含重金屬

導語:5月31日,市民張女士在飲用康師傅礦泉水的時候,竟然發現瓶蓋裡面有幾個芝麻粒大小的蟲子。康師傅是食品行業的知名品牌,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品質問題呢?康師傅礦泉水塑膠瓶是否含重金屬呢?趕緊來瞭解下吧!

康師傅礦泉水瓶口現小蟲

5月31日上午,張女士反映,打開一瓶生產日期為2013年5月16日的康師傅礦泉水,瓶口和瓶蓋內居然有幾個芝麻粒大小的蟲子。廠家稱可以退貨。據瞭解,康師傅瓶口出現小蟲的情況,在2012年已經出現過。

康師傅礦泉水瓶口驚現小蟲 如芝麻粒大小

5月31日上午,張女士打來中原網熱線電話反映稱,一周前在農業路與天明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小賣鋪裡買了一箱康師傅礦泉水,5月30日早上打開了一瓶,發現瓶口和瓶蓋內有幾個芝麻粒大小的蟲子,本來還以為是自己打開方式有問題,後來仔細看了一下,水裡邊也有蟲子。

“之前喝了幾瓶,但都沒有太在意。”張女士說,發現一瓶康師傅礦泉水出現問題後,又連續打開兩瓶,瓶口都有芝麻粒大小的蟲子。

在張女士家中,中原網記者看到瓶身上印製的生產日期為2013年5月16日,標注為康師傅礦泉水。瓶口上有幾個飯渣一樣的小蟲粘在上面。

“若是吃過飯對著瓶口喝水,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自己口中的飯渣。”

“剩下十幾瓶沒有打開的,昨晚已經退給了小賣鋪。”張女士稱,5月31日中午,她詢問老闆這幾瓶水如何處理時,老闆稱已經與廠家聯繫過,廠家答覆是可以退貨。

康師傅礦泉水瓶口多次出現小蟲

5月30日上午,張女士發現瓶口有蟲後,將此情況發到自己的個人空間內,有網友表示,自己也碰到類似情況,康師傅礦泉水瓶口有蟲子。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12年“康師傅礦泉水瓶口有蟲”的情況就已經被媒體報導。報導圖片中的蟲子,看上去與張女士所購買礦泉水瓶口蟲子沒有區別。

瓶口出現小蟲子,康師傅礦泉水廠家如何解釋?5月31日下午,中原網記者多次致電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公佈的客服電話,無人接聽,撥打康師傅控股鄭州頂津食品有限公司的電話,也一直無人接聽。

在此之前,康師傅礦泉水廠代理商曾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解釋說可能是在運輸、搬運或儲藏過程中出現問題,但對水質不會產生影響。

康師傅礦泉水等九大品牌塑膠瓶

被指含致癌物重金屬銻

塑膠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關於塑膠有害身體的傳言也從未中斷。搜狐健康對常見的12個品牌的飲品和調味品的塑膠瓶體進行了檢測,發現採用PET材料製成的瓶體均含有致癌物重金屬銻,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產品,如可口可樂、康師傅礦泉水、牛欄山二鍋頭、福臨門調和油等。記者探訪島城市場發現,涉事的產品在超市並未下架,市民卻難以解除疑惑。

九大品牌塑膠瓶含重金屬

記者瞭解到,此次檢測是搜狐健康頻道聯合國家權威機構進行的檢測,主要針對常見的12個品牌的飲品和調味品塑膠瓶體。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檢測人員發現採用PET材料製成的瓶體均含有致癌物重金屬銻,PET是目前飲品使用最多的包材。然而,在本次檢測中,9個PET材料的塑膠瓶均檢出銻。其中,寬牌龍門米醋瓶體材料殘留最多,達到226,其次為雀巢咖啡和牛欄山二鍋頭。

殘留量最少的是康師傅礦泉水,而白玉豆漿、伊利原味風味發酵乳和娃哈哈乳娃娃營養優酪乳飲品沒有查出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何孟常指出,在PET的製作過程中銻常被用作催化劑,用於促進縮聚反應,因此可能會殘留在PET製成的瓶體中。中華環保聯合會環保標準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服裝學院材料學院副教授龔龑認為,在各種塑膠材質中PET中銻的殘留最多,而且主要是用於催化合成的催化劑,含量高說明工藝流程不好,沒有脫出銻的工藝;並呼籲商家應該積極減少氧化銻作為催化劑的使用,改用鈦系催化劑合成PET。

探訪

涉事產品島城均有銷售

記者昨日探訪了島城多家超市發現,涉事的9大品牌依然在售。在各大超市,康師傅礦泉水和可口可樂被擺放在較為顯眼的位置,在調味品貨架上,李錦記老抽也在搞促銷活動。超市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從網上看到了相關報導,但目前並未接到超市下架通知。

在香港中路某超市飲用水專區,工作人員正忙著補貨,其中包括暢銷的可口可樂。工作人員稱,可口可樂在飲料品牌中銷量不錯,康師傅礦泉水也是超市的暢銷品牌,對於此次涉毒很是意外,“我們也不明白怎麼回事,還沒有接到廠家和公司的通知,銷售狀況沒有太大影響。”

然而記者採訪發現,這一消息已經在消費者中擴散,不少市民選擇放棄購買涉事品牌。前來選購生抽調味品的杜女士告訴記者,剛從手機上獲悉這條新聞,讓她一時失去了主張。

新聞延伸

“中銻”品牌都稱暫不方便回應

昨日,記者就此事致電康師傅和可口可樂公司。康師傅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已經瞭解到網上的相關資訊,目前正在核實此事,暫時還沒有確切結論。

可口可樂中國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一直堅持品質優先的理念,所選用塑膠瓶都經過嚴格的檢測,應該不會出現問題,至於網上消息公司正在核實,查清情況後會統一對外發佈。

雖然商家都對涉毒一事言辭謹慎,但緊張之情仍可以感覺到。“現在食品問題很敏感,不管真假就擔心銷量受到影響。”台東一家商場福臨門食用油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正等待公司方面通知。

健康提醒

塑件飲料和熱水加速析出銻

記者瞭解到,銻及其化合物被美國環保局及歐盟列為優先污染物,它也是日本環境廳密切關注的污染物。

在巴塞爾公約中關於危險廢物的越境遷移限定中將銻列為危險廢物之列。我國《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和《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中均將銻的限值定為5g/L。

銻受溫度和飲料性質等因素影響,會慢慢的轉移到瓶子所盛裝的飲料中去。

專家介紹,高溫、酸性(鹼性)飲料、長時間存放,這些都是促進銻從包裝向飲料轉移的有利因素。如果所盛裝的是酸性物質,銻更容易加速析出。

要遠離“銻”害,就盡可能少喝PET包裝的酸性(鹼性)飲料,同時注意選擇離生產日期近的、儲存條件良好的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反復使用PET材質的瓶子,最好不要裝熱水,買回PET包裝的飲品後也不要長期存放,應儘快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