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珍貴的全民健康檔案——大資料之智慧飯盒篇

不得不說,如今大資料概念非常火,一時間,玩轉大資料似乎成了每一個CIO甚至CEO的夢想。最早提出“大資料”時代到來的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聲稱:“資料,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

可是,什麼是大數據?什麼樣的飯盒才是智能?智慧飯盒之於大資料,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什麼是大數據?

人人都在說大資料,可到底什麼是大資料,很少有人能說出具體的標準。"大資料商業應用第一人"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他編寫的《大資料時代》裡提到了大資料的4個特徵,一個是數量大,一個是價值大,一個是速度快,一個是多樣性。

什麼樣的飯盒最智能?

目前市場上有一款功能強大的智慧飯盒:它內置精密感測器和藍牙裝置,並結合手機APP,對使用者的個人健康資訊和飲食習慣進行儲存和記憶。使用者只需要將食物放在飯盒裡,飯盒會自動計算出熱量、蛋白質、脂肪等營養資訊。更有意思的是,它會事先計算並設置好使用者一頓飯所需要的熱量,一旦熱量超標,它就會通過App的方式來提示使用者。淺白地說,這款堪稱最智慧的飯盒對於有疾病或肥胖的人具有食療指導的積極作用,對普通人也有養生延壽和加強體質的指導意義。

智慧飯盒的大資料夢想?

結合大資料特徵,智慧飯盒與大資料究竟能建立起什麼樣的姻親關係?可以從大資料的特徵說起。

一、大資料的第一個特徵——資料量大

三瓜兩棗形不成什麼氣候,小圈子小範圍的資料也不具備代表性。首先智慧飯盒對於家庭和個人都極具實用性,在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養生,卻又缺乏相對應的營養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時代,智慧飯盒無疑是雪中送炭,人手一盒將指日可待。

其次智慧飯盒的服務基礎是建立在個人資訊的收集上:年齡、身高、體重、血型、座標、病史等等。在使用過程中,智慧飯盒進一步儲存和記憶使用者的飲食記錄、飲食偏好、飲食規律等。

於是,智慧飯盒擁有了大量的個人資訊,和個人的大量資訊。這兩大要素充分滿足了大資料的“大”。

二、大資料的第二個特徵——價值大

價值是大體量資料的更深一步的演變,舉例說,如果智慧飯盒掌握了全國所有20-35年輕人的飲食資料的時候,那麼它自然就有了商業價值,比如通過分析這些資料,我們就知道這些人的愛好,進而指導餐飲業、養殖業、農蔬種植的發展方向等等。如果智慧飯盒有了全國幾百萬病人的資料,根據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就能預測疾病的發生。商業價值、醫學研究價值、群體行為研究價值等這些都是大資料的價值。

不誇張地說,智慧飯盒的應用,不僅僅是自身具備的養生保健、食療指導、瘦身減肥等淺層次的功能與意義,而是一個全民健康大資料基礎的構建與夯實。

三、大資料的第三個特徵——速度快

所謂速度快,就是通過演算法對資料的邏輯處理速度非常快,1秒定律,可從各種類型的資料中快速獲得高價值的資訊。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大資料的應用也是如此。

智慧飯盒利用雲計算、雲儲存技術能將自身獲取的個人資訊與即興飲食行為資訊進行暫態計算,以讓人驚歎的反應速度提供營養用餐建議和用餐品質分析,這是它的核心技術和競爭優勢,也是它能夠將大資料的商業價值發揮到極致的地方。

四、大資料的第四個特徵——多樣性

如果只有單一的資料,那麼這些資料就沒有了價值,比如只有單一的個人資料,或者單一的使用者提交資料,這些資料還不能稱為大資料,所以說大資料還需要是多樣性的,比如當智慧飯盒的用戶中,年齡,學歷,體重、飲食偏好,健康狀況等等每個人的特徵都不一樣,這個也就是大資料的多樣性,當然了如果擴展到全國,那麼資料的多樣性會更強,區域食材、群體口味、家庭結構等等,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資料多樣性。

綜上四點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智慧飯盒的普及之於大資料,是一種成全,也是一種無心插柳之舉,它原本只是一個具備養身保健、減肥瘦身的高科技產品,然而由於它擁有面向個人的APP,將採集到大量的資料層,同時擁有強大的雲儲存和雲計算功能,及時而精准地提供減肥、養生服務,將使用者的體驗完美到極致,並且能為醫學和社會研究機構提供彌足珍貴的研究資料,這對於大資料的採集和應用都有著不可估摸的前景。

只能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智慧飯盒,註定將成為大資料時代的全民健康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