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身體長這物警惕血管疾病

隨著年紀的越來越大,身體的毛病也就越來越多,很會因此患上老年性血管瘤,並且會出現肌肉萎縮,甚至脫髮的的情況。原來,心腦血管疾病竟是脫髮的原因,但其實,有些疾病是可以預防的,那該如何預防呢,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王老先生已60多歲,20多年前,皮膚上開始陸續出現一些“紅痣”,並經常在四肢皮膚出現成片的紫斑,後來又在小腿皮膚出現許多紫紅色小斑點,因無明顯自覺症狀而不在意。

後來發現老伴也出現上述皮疹後,心裡就著急起來了,他們不知道這些表現到底是因為血液病,還是傳染而來的,因此到醫院來就診。經醫生仔細檢查,原來他們患的是老年性皮膚血管變化引起的疾病。

我們知道,皮膚中有小動脈、小靜脈及毛細血管,在老年期時,各種血管都可發生老化,其中以小靜脈及毛細血管變化較為明顯,由此引起多種老年性皮膚血管疾病,現將最常見的幾種介紹如下

老年性血管瘤

有人稱它為“紅痣”,一般發生在40歲以上的成年人,且隨年齡增長其數目逐漸增多。

皮損初為針頭大、鮮紅色或櫻桃紅色丘疹,故又稱為櫻桃紅樣血管瘤,以後增大呈半球形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散在分佈,互不融合,境界清楚,好發於軀幹及四肢遠端,無任何自覺症狀。

此種情況是由於血管老年性退行性變、毛細血管發生擴張而導致的。

因此它實質上不是真正的血管瘤,更不是惡性腫瘤,也不會發生癌變,患者不必顧慮。可不做治療,只要平時注意保護,不要抓破感染即可。

如遇個別損害或碰傷後長期不愈,常有出血者,可以選用電灼或冷凍、鐳射等方法治療。

老年性紫癜

多發生在60歲以上的老人,男多於女,是由於皮膚老化後,出現萎縮及退行性變,尤其是血管壁本身脆性增加、血管周圍結締組織變性。

因此在輕微外傷甚至無外傷的情況下,即可在皮膚局部出現紫紅色、出血性斑疹,大小形狀不等,境界清楚,壓之不褪色,經過一段時間後消退,或變為深淺不等的色素斑。

紫癜好發於四肢特別是手足背等易受摩擦或外傷處,一般無自覺症狀。治療可服維生素C、E、鈣劑、蘆丁等,平常應注意保護,避免外傷。

但須警惕的是,本病除血管退行性變所引起外,還可以是某些老年性疾病的表現,如高血壓,可由於動脈硬化導致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而發生紫癜;某些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病、糖尿病及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可因營養不良而發生紫癜。

因此老年人的皮膚經常發生紫癜時,亦應注意做內臟器官和血液方面的檢查,明確診斷和相應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包括進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炎和毛細血管擴張性環狀紫癜。三者密切相關,臨床症狀和組織病理相類似,都與局部靜脈壓增高有關。

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

通常包括三種疾病。較多見的為進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皮損好發於小腿伸側及踝部、足背,初為針頭大小的紅色淤點,後逐漸增多而密集成片,並向周圍擴大,中央原有皮疹變為棕褐色。

但又有新皮疹不斷發生,散佈在陳舊皮疹內及其邊緣,如同沾有辣椒粉樣的小點,一般無自覺症狀或輕度癢感。多發生在40~60歲,男性比女性多,病程呈慢性,可持續數月至數年。

1.進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

皮損初為針尖大小的紅色淤點,後逐漸增多而密集成片,並向周圍擴大,中央原有皮疹變為棕褐色,同時又有新皮疹不斷出現,散佈在陳舊皮疹內及其邊緣,使新舊皮疹共存。

好發於小腿和踝周,患者一般無自覺症狀或偶有輕度瘙癢。

2.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炎

皮損為針尖至粟粒大小的鐵銹色苔蘚樣丘疹,伴有紫癜樣淤點,常常融合成邊界不清的斑塊。好發于小腿,患者有明顯瘙癢感。

3.毛細血管擴張性環狀紫癜

皮損初起為直徑1~3cm的紫紅色環狀斑疹,其中可見毛細血管擴張和針尖大小狀瘀點。皮疹逐漸向四周擴展呈環狀或半環狀,消退後有色素沉著。好發於小腿,呈對稱性分佈,可延及大腿、臀部和軀幹。患者無自覺症狀。

上述三種表現都可能與局部靜脈壓增高有關,且好發於下肢,有些患者三種表現可合併存在,但都沒有傳染性,治療方法也基本相同。可用維生素C、E、蘆丁、鈣劑,亦可同時應用活血化淤類中藥,如有癢感,酌情服用抗組胺類藥物。外用藥可搽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製劑等。

老年性血管瘤在中老年人中比較多見,可以發生於身體各個部位,多見於面部、頸部等明顯部位。患處為櫻桃色,高出皮膚表面,質軟,按壓可褪色。

老年性血管瘤的危害有以下幾點

1、影響外觀,因為血管瘤多發生於人體的面部、頸部等明顯部位,由於血管瘤異樣的顏色及形狀,十分影響患者的容貌,會招致旁人的異樣眼光,造成老年人心理的壓力,形成消極心態,不利於身體的康復。

2、患處容易破潰、出血、感染,血管瘤多長在皮膚表面,十分容易不小心摩擦導致患處破潰、出血,一旦出血容易導致血流不止,造成潰瘍,患處癒合後容易留下疤痕。

3、老年人的行動本身就不是很方便,沒有年輕人靈活,行動自如,一旦血管瘤長在四肢上,會造成患肢的縮小,引發占位性病變,會有疼痛感,造成四肢癱瘓,嚴重的話會導致殘疾。

4、血管瘤長在任何部位,都會影響患處周圍正常的組織器官,影響正常組織器官的作用,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學習、工作。

5、有的血管瘤病變的速度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時採取治療,會引發更多的併發症,讓患者更加的痛苦,也給治療帶來更大的難度。

為了避免老年性血管瘤的發生,預防老年人血管瘤要做到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一吃飽飯就躺在床上,早晨醒來要閉目養神幾分鐘,有助於還神,養成睡前或者晨起喝水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日常應注意生活有節律,勞逸適度。飽食過後不立即躺下休息;一覺醒來不著急起床,可閉目養神幾分鐘,適當活動筋骨後緩緩起來;保持房間通氣良好等生活細節。

2、堅持健康飲食

飲食要多樣化,並且不吃太飽太鹹,多吃維生素類、鎂鹽、鉀鹽的食物抗老化。

3、堅持每天運動半小時

堅持運動可以讓你的血管有彈性,避免因為年齡的增長而導致血管老化。

4、保持樂觀的情緒

如果經常精神過度緊張或者突然的刺激會引起血壓的身高,導致血腦血管疾病,只要保持心態好,新陳代謝就會保持穩定不紊亂,血管也就不會出現老化。

5、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抗凝劑

抗凝劑的服用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複方丹參片,阿司匹林都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的引起的危害。

由此可見,老年性血管瘤的預防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多多鍛煉身體,才能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有效的預防疾病的侵襲。

出現如下五大症狀,需警惕心腦血管疾病

1、年輕男性出現脫髮

年輕男性頭頂脫髮,心臟病風險增加。研究已證實,與頭髮濃密者相比,頭頂頭髮減少,心臟病風險增加23%,而男性禿頂者心臟病風險增加36%。

研究認為,男性脫髮與雄激素有關,而該激素可能與動脈硬化有關,所以禿頂的男性,一定要注意心臟健康。

2、雙下肢出現無法消除的浮腫

手指按壓腳踝或小腿,手指鬆開後按壓部位呈一凹陷,常常不能立即恢復,稱為"凹陷型水腫"。

當心臟不能好好工作,身體不能有效完成血液迴圈時,由於重力作用,液體會瀦留於下肢。

此時常常伴其他一些心衰症狀,諸如尿頻、尿量減少、體重增加、夜間咳嗽,這種水腫也稱為"心源性水腫"。

它首先出現於下肢,尤其是踝部,然後逐漸發展到全身,出現這種情況要趕緊去檢查。

3、反復出現牙痛、牙周疾病

牙齦腫痛、出血是口腔衛生狀況不佳的標誌,也是心臟病的徵兆。牙周疾病與心臟病密切相關,保持口腔衛生,保護牙周健康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4、皮膚出現黃色脂肪瘤

黃色脂肪瘤是一種脂肪沉積性疾病,主要損害皮膚。當皮膚,特別是眼角附近出現黃色、橘黃色結節、丘疹或斑塊時,應該考慮是否為黃色脂肪瘤。

這些人往往會有脂質代謝紊亂,心臟病風險也相應增加,因此要留意自己的血脂水準,及時檢測,把血脂調到正常範圍。

5、白內障

研究表明,白內障患者心臟病風險增高,雖然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其確切機理,但白內障患者無疑更應護好心臟。

結語: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一些預防老年性血管瘤的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多鍛煉身體,這樣才能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才能有效的預防一些血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