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醫自然療法有哪些

隨著現在社會的快節奏,生活壓力大,每天忙於工作,休息時間少,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就是如此讓越來越多的人身體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其中包括很多的年輕人。所以現在就會有很多人通過中醫自然療法來進行調理身體,但中醫自然療法都包括哪些呢?現在就讓我來講一下吧。

1、按摩療法

運用手、指的技巧,在人體皮膚、肌肉組織上連續動作來治病,這種方法,叫做按摩療法。

中國史記上記載先秦時名醫扁鵲,曾用按摩療法,治療虢太子的屍厥症。秦代到今已兩千多年,可見按摩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了。中國最早的按摩專著,當推《黃帝按摩經》(十卷,見《漢書·藝文志》),可借早已失傳。但現存的古典醫書《黃帝內經》在許多地方談到按摩:如《血氣形志篇》、《異法方宜論》等。

古代很早就已掌握用按摩療法來治療肢體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濕症和寒熱等症。

2、火罐療法

拔罐療法的治病機理可以從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兩種角度來解說。

中醫認為拔罐可以開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人體氣機升降失常,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所致。當人體受到風、寒、暑、濕、燥、火、毒、外傷的侵襲或內傷情志後,即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病理產物,如淤血、氣鬱、痰涎、宿食、水濁、邪火等,這些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數,通過經絡和腧穴走竄機體,逆亂氣機,滯留臟腑;淤阻經脈,最終導致種種病症。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經絡穴位上,可將毛孔吸開並使皮膚充血,使體內的病理產物從皮膚毛孔中吸出體外,從而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使臟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認為拔罐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

經絡有“行氣血,營陰陽,儒筋骨,利關節”的生理功能,如經絡不通則經氣不暢,經血滯行,可出現皮、肉、筋、脈及關節失養而萎縮、不利,或血脈不榮、六腑不運等。通過拔罐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導營衛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儒養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絡,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療疾的目的。

現代醫學角度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治療時罐內形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毛細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紅細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現自家溶血現象,隨即產生一種組胺和類組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動,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負壓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迴圈,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改變局部組織營養狀態,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細胞吞噬活動,增強機體體能及人體免疫能力。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內壓對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迴圈,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促進。加快肌肉和臟器對代謝產物的消除排泄。

上面所講的這兩種療法就屬於中醫自然療法,一般通過上述的療法來進行治療的話,就會達到很好的一個效果,但是還是要提醒一下,如果身體真的出現一些症狀的話還是要去一些正規的三甲醫院去做一個全面的檢查,並根據醫生的診斷來進行治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另外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