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有這特徵的人註定百病纏身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孩子的健康備受世界的關注。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反而有很多的孩子越來越容易生病了,抵抗力也在不斷的下降。那麼造成這些的原因有哪些呢?應該怎麼提高抵抗力呢?一起來看看吧。

1.環境過於乾淨

想給孩子創造一個乾淨的環境是必要的,但如果過於乾淨,反而會對孩子身體產生不利影響。接觸的細菌少了,所以孩子們正在發育的免疫系統也就沒有多少與細菌抗爭的鍛煉機會。但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還是需要啟動,所以免疫系統就把那些無害的物質,比如塵土和花粉看作是危險的侵入者,增加孩子過敏和哮喘的幾率。家裡的環境做到乾淨就可以了,沒必要件件都要消毒。

2.濫用抗生素

過量或頻繁服用很容易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因此,生病時千萬不要濫用抗生素,否則容易破壞腸胃健康,有可能破壞腸道先天免疫力,這也是引起耐抗生素細菌感染的原因。

孩子生病後,父母不要自行購買抗生素使用,一定要帶孩子去看醫生,可以向醫生諮詢寶寶的疾病是否和細菌感染有關,寶寶是否需要吃抗生素,能不能用其他非抗生素類藥物代替等等,再根據醫生建議選擇是否使用抗生素。

3.睡眠不足

在嬰兒的生長發育中,夜間睡眠缺乏還會擾亂生長激素和其它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身體的免疫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代謝出現問題。嬰兒長時間睡眠不足,同樣會像成年人那樣,引發失眠症,從而導致各種慢性生理疾病的發生。而且臨床還證實,嬰兒的生長激素分泌,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如果嬰兒睡眠不足,還會影響生長發育,給健康埋下隱患。學齡前的嬰兒,科學的睡眠時間應該是10-12小時,家長要充分重視嬰兒的睡眠時間與品質,適當地給他們“減負”,因為這也是衡量嬰兒健康的一個指標。其實出現免疫力缺乏等問題,媽媽們並不需要擔心,多和鴿子醫生進行交流,多多注意調節。

4.缺乏運動

運動是強壯身體的有效途徑之一。如果運動量過少。不僅動作的協調能力下降,抵抗力也會降低,因此就會出現稍受點涼就感冒的狀況。適當運動能提高寶寶體內免疫細胞的活力,讓寶寶少生病。

5.不良情緒

免疫力與人的情緒關係密切,緊張、焦慮、失落等消極情緒會導致寶寶的免疫力下降,而快樂、愉悅、放鬆的情緒可以讓免疫力保持最佳狀態。

寶寶可以感知到家人的情緒變化,家庭溫馨、被愛包圍的寶寶情緒會很穩定,健康狀況往往很好;如果家人之間關係緊張,寶寶也會常常焦慮不安,容易生病。

6.營養不足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組成的,寶寶免疫系統的形成需要營養物質做基礎,營養不足勢必導致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降低。對於添加輔食的寶寶,要做到營養均衡,食物種類豐富,防止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

“我家寶寶為什麼總愛生病?”當你有這個疑問時,就請仔細檢查一下你家寶寶有沒有下面這7個讓他容易生病的壞習慣。

寶寶生病是媽媽最心疼也最頭疼的事兒,可就有一些寶寶一年四季咳嗽,三天兩頭發燒,總是像只小病貓,讓媽媽擔心不已。其實,導致寶寶愛生病的原因很可能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一些小小的壞習慣。只要適當注意和改正,就能讓寶寶遠離疾病,身體健康。

補水增強免疫力

水參與了人體的所有代謝活動,每天必要的水分攝入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尤其對於正處在快速生長發育期的寶寶來說,更需要每天充足的水分攝入。

不愛喝水怎麼辦?

少量多次飲水:一次一杯水,對很多寶寶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喝上兩口,卻並不難做到。如果寶寶不愛喝水,可以採取少量多次的原則,每隔半小時就給寶寶喝一些水,即使每次喝得都不多,一天累積起來也能保證飲水總量的充足。

補水新花樣:雖然白開水對寶寶來說是最健康的飲品,但是如果寶寶實在不愛喝水,媽媽也可以用其他一些相對健康的飲品幫寶寶補充水分。可以用應季水果給寶寶煮一些果水來喝,比如冰糖雪梨水、蘋果水、山楂水等。也可以讓寶寶適量多喝一些牛奶、純果汁、米湯來補充水分。

外出莫忘補水:出門散步、去公園時,寶寶運動量加大,體內水分丟失較快,更需要及時補水。媽媽最好隨身攜帶一個小水壺,每隔一段時間就讓寶寶喝幾口水。

早上起床先喝水:寶寶在睡眠過程中,身體也會消耗水分。因此早上和中午睡醒後,媽媽可以讓寶寶先喝一杯水,不但可以及時補充水分,還能促進腸蠕動,幫助寶寶順利排便。

教會寶寶向老師要水喝:很多父母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寶寶上幼稚園後,生病的次數大大增加,一方面的確與幼稚園中小朋友間的交叉感染有關,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寶寶水分攝入不足導致的。因此,在寶寶去幼稚園以前,媽媽要教會寶寶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口渴了就要大膽對老師說:“老師,我想喝水!”。每次去幼稚園接寶寶的時候,媽媽最好隨身帶一瓶水,以便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

增強孩子免疫力,悉心養護12招

免疫系統負責保衛身體,免受細菌、病毒等傳染病原的侵害,可說是體內的保全人員。唯有健全的免疫系統,才能抵抗致病的細菌和病毒,孩子也就能健康茁壯,遠離疾病。以下12招便能捍衛孩子的免疫系統,使其發揮最佳功效。

第1招:母乳餵養——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餵養的機會。

第2招:撫觸——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

在自然分娩中產道收縮,擠壓胎兒,是一種有益的身體接觸,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出生後,母親的身體接觸,會讓小嬰兒有很大的安全感,可以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對出生時體重較輕的早產兒尤其有益。撫觸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提高免疫力,並能增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減少哭鬧,改善睡眠。

第3招: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

為寶寶預防接種是人類抵禦傳染性疾病而採取的積極措施,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等。父母們一定要按時為寶寶接種疫苗。

第4招:運動加遊戲——強化機體抗病能力

適當的運動與遊戲可以增加兒童免疫細胞的活力,幫助兒童對抗體內的致病細胞,有效清除侵襲到身體裡的病源。研究顯示:如果孩子每天能持續運動半小時左右,血液的含氧量將增加,而免疫細胞的數量也同時增加。運動與遊戲可以使孩子的免疫系統保持最佳狀態。

第5招:睡得好、疾病少——增強人體調節功能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得骨髓與淋巴同時發揮功用,而骨髓與淋巴是免疫力機制中的重要構成元素。寶寶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發育,而免疫力也正是在不停的生長發育中逐步完善的,免疫系統發育不良,勢必會導致免疫功能的低下。專家建議學齡期的孩子每天至少要睡10小時,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第6招:不要吃得過飽——避免脾胃負擔過重

嬰幼兒臟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雖然發育旺盛,對營養物質需要迫切,但是,脾胃運動消化功能相對不足。若吃得過飽,會使胃腸負擔加重,消化功能紊亂,容易發生積食、腹痛,導致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第7招:多喝白開水——保持黏膜濕潤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上幼稚園、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瓶,渴了隨時喝。注意,要喝白開水,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

第8招:避免潔癖——有助形成免疫記憶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總是每天和醫院一樣消毒、滅菌,孩子相當於在無菌室內生活,就沒有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第9招: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雖然過分強調抗菌、乾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吃飯前和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可以防止病從口入。

第10招: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讓免疫系統得到鍛煉

當感染不是很嚴重時,儘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得到鍛煉。再次遇到相同“敵人”時,訓練有素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從而保護身體安全。

第11招:減壓——積極心態有意健康

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導孩子放鬆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

第12招:減少污染——是提高免疫力的保證

加拿大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68%的疾病與室內污染有關,80%~90%的癌症起因與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要定時打開門窗換氣,保證孩子房間空氣流通;裝修要選擇綠色環保材料,且在裝修半年內避免兒童入住;不得在孩子面前抽煙等。

提高寶寶免疫力的中醫處方

小朋友各方面的發育尚未完全,免疫力較差,原本就易引發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氣喘、中耳炎、腸胃炎等毛病,再加上小朋友喜歡吃冰飲、辛辣、烤炸的食物,更使腸胃系統受損,讓體質更為惡化,食欲不振的結果甚至會導致小朋友發育不良。

中醫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說明了正氣虛弱,免疫力差容易造成外邪的入侵,即病原體的感染,以致各種疾病;若自身之免疫力調節得當,則外邪不易入侵。

因此,要讓小朋友百病不侵,降低過敏機會,首要就是提升自體免疫力。這是一個良性的迴圈,免疫力提升,生病的機會自然減少,疾病少了,氣色就會變好,食欲也會跟著增加,身體自然強壯。

遇到罹病初期的小朋友,除了主要治病的藥方外,桂枝湯的口感不錯,可以調理體質;平常也可多食用小建中湯增加抵抗力;玉屏風散、四神湯、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也是不錯的調理方式。此外,也提供多帖藥膳,供家長們于外邪侵入期幫小朋友調節免疫力。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瞭解到了孩子抵抗力減弱的原因都有哪些了吧。孩子是我們寄予厚望的下一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對孩子的保護。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