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日常養生中這五種食物放在冰箱裡更容易壞

日常養生中這五種食物放在冰箱裡更容易壞

一、巧克力

放進冰箱的巧克力在拿出來後,表面容易出現白霜,不但失去原來的醇香口感,還會利於細菌的繁殖。芮莉莉說,儲存巧克力的最佳溫度是5℃—18℃。

可先用塑膠袋密封,再置於冰箱冷藏室儲存。取出時,別立即打開,讓它慢慢回溫至室溫再食用。

日常養生中這五種食物放在冰箱裡更容易壞

二、魚類

冰箱中的魚不宜存放太久,家用電冰箱的冷藏溫度一般為-15℃,最佳冰箱也只能達到-20℃,而水產品,尤其是魚類,在貯藏溫度未達到-30℃以下時,魚體組織就會發生脫水或其它變化,如鯽魚長時間冷藏,就容易出現魚體酸敗,肉質發生變化,不可食用。

日常養生中這五種食物放在冰箱裡更容易壞

三、番茄

番茄經低溫冷凍後,肉質呈水泡狀,顯得軟爛,或出現散裂現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無鮮味,嚴重的則腐爛。

日常養生中這五種食物放在冰箱裡更容易壞

四、黃瓜、青椒

黃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會出現變黑、變軟、變味。黃瓜還會長毛髮粘。因為冰箱裡存放的溫度一般為4℃至6℃左右,而黃瓜貯存適宜溫度為10℃至12℃,青椒為7℃至8℃,因此不宜久存。

日常養生中這五種食物放在冰箱裡更容易壞

五、綠葉菜

綠葉菜放在冰箱裡不僅葉片會更快腐壞,還可能由於酶和細菌的作用,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

健康飲食專家提醒廣大朋友,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們平時最好是吃新鮮的瓜果蔬菜,不要把太多的菜放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