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山竹怎麼吃

文章導讀

山竹是一種熱帶水果,被稱為水果皇后,很多北方人對這種水果不是很熟悉,不知道山竹怎麼吃,買回來的山竹有一個厚厚的果殼,裡面是像蒜瓣一樣的白白的果肉,再裡面是果核,我們吃的就是包裹著果核的這層白色的果肉,這是一種寒性的水果,營養很豐富,買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買老的,不好吃。

山竹怎麼吃?山竹是一種去火效果很好的水果,要低溫保存,買回來的山竹要儘快吃完,老了就不好吃了。

買山竹需要注意的幾件事

果殼硬邦邦的山竹,不管攤主怎麼強調不影響果肉品質,都要慎買,果殼變硬足以說明山竹的“年老色衰”。 文章導讀

從解剖學的角度講,山竹的果殼就是一個完整的果皮,相當於我們通常指的蘋果的“皮和肉”。而山竹的可食用的“果肉”實際上是一些包裹在種子上的附屬物(假種皮)。當山竹還在樹上的時候,果殼果肉都接受大樹的水分供給,一旦被從樹上請下來,就像分了家的兩兄弟,各自顧各自了。

山竹的果殼看似厚實,其實質地疏鬆,密佈其間的孔隙讓水分很快都貢獻到空氣中去了。更重要的是,果殼跟果肉的結合不是那麼緊密,在果殼失水(最明顯特徵就是果殼變硬)的時候,果肉可是袖手旁觀的。不過唇亡齒寒,那層脫水以後硬邦邦的果殼也不會像核桃殼那樣保護裡面的“內容”。空氣從上面的空隙蜂擁而入,加上山竹果實喜歡大口大口喘氣(呼吸作用,消耗糖分,並產生影響味道的酸、醛等物質),變質的進程非常快。此外,山竹果肉中的果膠酶會把維持果肉形態的果膠破壞得一塌糊塗。在採摘之後,果膠酶就開始努力工作,活性還逐漸增強。加上外來的氧氣,直到把果肉搞成黃色、鏽紅色,無法下嚥。 文章導讀

要想讓山竹多保持幾天青春,低溫是不可或缺的:在低溫下,可以減少果殼水分的喪失,同時讓果實的呼吸作用降低一點,當然也可以降低一些果膠酶的活性。此外,儘量密封,避免氧氣的侵襲,也是保鮮的一個要訣。總的來說,把山竹裝入密封袋再放進冰箱,可以讓享用時間延長一點。

山竹去火甚好

山竹,原產于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在東南亞地區如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緬甸栽培較多。

山竹果實大小如柿,果形扁圓,殼厚硬呈深紫色,由4片果蒂蓋頂,酷似柿樣。果殼甚厚,較不易損害果肉。

果皮又硬又實,用筷子敲之“梆梆”有聲,剝開其殼,便見七八瓣潔白晶瑩的果肉,酷似剝了皮的大蒜瓣兒,相互圍成一團。

山竹果肉雪白嫩軟,味清甜甘香,帶微酸性涼,潤滑可口,解去止渴,為熱帶果樹中珍品,有果後之稱。

山竹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6.8%,檸檬酸0.63%,還含有其它維生素B1,B2,C4和礦物質,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因此,山竹不僅味美,而且還有降火的功效。

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後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山竹怎麼吃?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山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還有很多對身體好是物質,吃起來清甜甘香,有酸味,非常的潤滑,是熱帶水果中的珍品,可以降火,但不能多吃,這是性寒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