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食用人參多容易中毒

文章導讀

人參自古以來就是進步滋補的佳品,而且在中醫裡人參的養生功效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更多的是把人參當做是補品送親朋好友或者是看望病人,但是有關專家表示說食用人參也要有度的,否則會發生中毒的。

人參對神經系統具有興奮作用,治療量能增快衝動傳導,增加條件反射強度。成人服人參根粉,每日服0.3g以上,連續服用,可發生失眠、抑鬱、體重減輕等毒性反應。大劑量服用時,血糖明顯降低,心臟收縮力受抑制,其作用特點與強心苷相似;可導致血壓下降,呼吸麻痹,骨骼肌麻痹等,故服用人參應掌握用藥原則,辨證施藥,辨虛論補,切忌盲目濫用。臨床用參應注意以下幾點:

辨證用參貴識其性人參種類和加工方法不同,產生的作用有一定差異,按藥性分偏熱性、溫性和涼性三類。必須根據各人的體質和需要選用。如:氣虛兼有陽虛的四肢逆冷、畏寒症狀,以及婦女崩漏失血過多,或者手術後,宜選用朝鮮紅參(又名高麗參、別直參)、吉林紅參、日本紅參和紅參須等偏熱性的人參;氣虛而有口渴喉幹、津液不足、大便秘結、舌質偏紅者,宜選用偏涼性的生曬參、皮尾參和白參須等。

掌握原則嚴守禁忌《醫宗必讀》雲:“人參……功魁群草,但亦有不宜用者,近人錄其長者,遂忘其短,摘其瑕者,並棄其瑜。或當用而後時,或非宜而妄投,非蒙其利,只見其害,遂使良藥見遺於世,粗工互騰其口,良可憾也。……所謂肺熱還傷肺者,肺脈洪實;火氣方逆,血熱妄行;氣尚未虛,不可驟用。麻疹初發,身雖熱而斑點未形;傷寒始作,症未定而邪熱方熾;若誤投之,鮮g免者”。人參以補虛為主,熱壅但陰虛火旺所致的心悸、頭暈、失眠等,服用人參後會加重症狀;濕熱壅滯的浮腫,服用人參可使浮腫更甚;高血壓患者服人參,往往使血壓升高,如果濫用,可引起腦溢血。故氣盛,身熱,大小便不利,因燥熱引起的咽幹、口幹,鼻衄等實熱證,均禁用人參。陰虛陽亢,潮熱骨蒸,肺熱痰多,咳嗽氣急,肝陽上亢,頭眩目赤等,亦當忌用。人參又反藜蘆,畏五靈脂,皆不宜同用。

專家最後說人參雖然是有非常好的滋補效果,但是還是要有度,以上專家講解的某些人群也是不宜食用的,因此專家溫馨提示人參不能吃的過量一定要在大夫的指導下進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