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生

經期後長痘的治療法

經前長痘,就是經期前3—5天面部開始出現淡紅色痤瘡,量多,色鮮紅,但是每逢月經來臨之前都會發作。這讓女性們很苦惱,這跟女性的月經有大的關係,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延至成年、中年階段。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經期後長痘的治療法。

一、經前期痤瘡患者中醫辨證多屬肝經鬱火亢旺、濕、癖、熱並重,故予以清肝涼血,化癖利濕為治法。實熱證以清熱利濕為原則,肝旺脾弱虛中夾實之證。以養血柔肝,健脾和胃為原則。另外,調整性腺和內分泌的功能,受制於雄激素分泌量,是治療經前期痤瘡的關鍵。

二、分證論治經前痤瘡

濕熱蘊阻證

主症:症見面部痤瘡,口苦咽燥,腑行艱結,帶下色黃。苔黃白膩或厚黃糙膩,質偏紅,脈弦細。

治法:治以清熱利濕。

方藥:方用三妙丸合連樸飲加減。常用藥物:如蒼術9克,川黃柏9克,懷牛膝12克,生薏苡仁12克,川連3克,川厚樸9克,山梔子9克,黃芩9克,半夏9克,生大黃12克(後下)。

肝鬱化火證

主症:症見面部痤瘡,口乾咽燥,心煩失眠,經前乳脹,經行量少不暢,腑行艱結,苔薄膩,舌質偏紅,脈弦細數。

治法:治以疏肝清熱。

方藥:方用丹桅逍遙散加減。常用藥物:如丹皮9克,梔子9克,生地12克,赤芍9克,柴胡9克,郁金9克,生大黃12克(後下),鉤藤12克(後下),生甘草9克。

肝旺脾弱證

主症:症見面部痤瘡,口乾咽燥,心煩失眠,納穀欠香,大便溏薄,苔薄膩,舌質淡紅,脈弦細。

治法:治以養血柔肝,健脾和胃。

方藥:方用歸芍地黃丸合參等白術散加減。常用藥物:如生熟地各12克,當歸9克,白芍9克,丹皮9克,茯苓9克,懷山藥12克,山萸肉9克,澤瀉12克,扁豆衣12克,白術9克,蓮子肉12克,生熟薏苡仁各12克,桔梗9克,大棗10克,生甘草6克。

經期後長痘的治療法你知道了嗎?如果有這種困擾不妨就試試這些方法,還是十分有效果的。不要把這樣的事看成是小事,可能會延續很久,你可不想青春期長痘,老了還長吧!那就自己多多注意一下吧!願你們都美麗永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