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鐵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對於身體的重要性,相信有很多人都特別瞭解,特別是鐵這樣的一種微量元素,對於人體的造血功能,以及缺血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很多人當身體缺鐵以後,都會對自己的身體構造更嚴重的威脅,所以人體是不可缺少微量元素的,為了你能瞭解更多,就來看看下面介紹。

鐵是血液健康必不可少的兩種營養素。要保證紅細胞的量與質均處於良好水準,鐵的參與至關重要。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最主要的作用是攜帶氧和電子。在輸送氧的同時,把廢物二氧化碳帶到體外,只有鐵才能執行這一巨大任務。

由於鐵質攝入不足而引起的貧血,是一種全球性疾病,其侵襲的物件極為廣泛,包括各個年齡的兒童、青少年,也包括成年男女,尤其是孕婦和乳母。在我國,許多人實際存在著缺鐵和缺鐵性貧鐵的隱患;兒童中估計有10~20%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鐵和缺鐵性貧血。缺鐵通常指紅細胞裡的鐵未達到生理要求的最低水準,而缺鐵性貧血是指紅細胞裡的鐵明顯低下,以致于血紅蛋白遠達不到正常生理要求的水準。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人,尤其是孩子,會出現面容蒼白、疲乏、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耐力差、心跳快、身體抵抗力下降等現象,有時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和氣促等症狀。

鐵在地球表面廣泛存在,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缺鐵呢?原來,鐵是一種人體較難吸收的物質。人體對鐵的吸收,需要滿足四個條件:一、蘊藏在食物中,可由人體攝取;二、必須是可還原性的;三、必須是可溶性的;四、儘量避免吸收鐵的干擾因素,如植物性食物中(包括米麵和蔬菜)不同程度含有的植酸、草酸、丹寧酸,這些物質與鐵一結合,便使鐵很難被人體吸收。

鐵在體內的丟失,主要是通過大便和死亡的細胞而排出體外,或是因為出血,如外傷或婦女月經週期的失血。在正常的情況下,成年男性每天丟失約1mg的鐵,女性每天丟失約1.5mg的鐵(含月經期間丟失的鐵)。

我們的孩子更應該得到特別關注,因為他們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特別是青春期,是缺鐵的高發時期——他們需要的鐵甚至比大人還要多。缺鐵將嚴重地影響他們身體和智力的成長。另外,懷孕與哺乳的婦女,也是缺鐵的高發人群。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蛤、牡蠣、牛羊豬肉、禽肉、魚肉、動物肝臟等;另外,豆類、堅果、深綠色蔬菜、乾果等亦含有較豐富的鐵,但吸收相對稍差。而值得關注的還有:充足的維生素C將有助於鐵的吸收。

以上內容就具體介紹了微量元素當中的鐵,鐵對於人體的健康是特別有益處的,所以要對以上的內容全面的瞭解,通過瞭解就能瞭解缺鐵會對身體哪些方面的疾病有關,所以我們在平常的飲食當中,一定要多攝入一些含鐵的食品,這樣才能有利於我們身體鐵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