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寶寶咬人怎麼辦

寶寶們差不多在一歲之前就會一顆一顆的慢慢長牙,這是很令家長喜歡的一件事。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們就會一點點發現很多驚喜,會發現在細微之處,他們有很多好的或者不好的習慣。比如說,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喜歡咬人的現象,這令很多家長苦惱。那麼,接下來,我就來告訴各位家長,寶寶咬人應該怎麼辦吧。

1.寶寶處於長牙期。長牙期的寶寶由於往往由於乳牙萌出時刺激牙床而出現牙癢現象,如果長牙期的孩子出現了咬人現象,父母應該優先考慮是否牙癢。

2.寶寶表達愛意。寶寶表達感情的方式比較貧乏,他們還不懂得區分自身感覺和其他人之間的差異,也許對寶寶而言,咬人的經驗是愉快的,雖然對他人是痛苦的。寶寶分不清咬和親的區別,也許在他看來這個示愛的動作都是通過嘴巴來完成的。

2歲以上的寶寶:咬人更多是情緒發洩

如果是嬰兒要認識出於認識世界,或是不懂的表達情緒,那麼2歲以上的寶寶咬人,則是人為發洩憤怒的方式了。很多咬人的孩子是安全感出了問題,由於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就通過咬人來獲得心理滿足感。比如,有些父母因為工作繁忙,經常拒絕孩子的合理需求;又比如,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如果當時的長者作了不太公平的決策,孩子可能會通過咬人來反抗等。

要糾正孩子的咬人行為,家長首先要分析孩子咬人的原因,對症下藥來採取措施,會更容易見效。

1.給孩子提供可以咬的替代品

如果孩子處於長牙期,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滿足咬的替代品,比如牙膠、磨牙棒、餅乾、毛巾等物品,緩解孩子的特殊需要。

2、不要強調孩子咬人這件事

如果是2歲以前愛咬人的孩子,排除長牙原因外,可能是由於錯誤的情緒表達,如果孩子咬你的時候你大聲尖叫,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很好玩,然後繼續咬人。有育兒建議採用“負強化”的方法,比如孩子咬你的時候,你只需要簡單地說“不”,把他放倒並離開,不要有太大的反映,久而久之就可以讓孩子逐漸停止咬人行為。

以上我就為大家介紹了,當孩子有咬人的習慣的時候,應該採取的三種措施。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孩子的過錯。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還要給孩子營造一些良好的家庭環境。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體會“被咬的人”的感覺,從而改善咬人的情況。但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孩子的共同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