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護理肺炎患兒需注意的事情有哪些?

文章導讀


小兒肺炎危害很大,生活中家長朋友已經小心預防,但臨床上肺炎患兒依舊很多;所以,小兒肺炎的相關知識,家長朋友們還是非常需要;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小兒肺炎的護理注意事項,希望患兒家屬都一起來瞭解一下。


1.要密切注意病情變化

密切注意小兒病情變化是護理的重要環節。小兒在病程中熱度逐漸下降,精神好轉,呼吸平穩,食欲增加,咳嗽減輕,面色好轉,都提示肺炎在好轉中。若在治療中。若在治療中突然出現劇烈的咳嗽、氣急、口周發紫、神情萎靡、高熱、煩躁不安,提示病情惡化,需及時向醫生反映。由於新生兒病情變化很快,症狀部典型,應格外注意。罹患肺炎的新生兒吸乳不好、哭聲低微、呼吸加快時,均是病情加重的信號,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若患兒有嚴重喘憋或突然呼吸困難加重、煩躁不安,常是痰液阻塞呼吸道的表現,需要立即吸痰、吸氧,此時應及時請醫生採取救治措施。


2.需要按時服藥

在護理患兒的同時需切記需按時服藥、打針,以免影響療效。由於小兒抗病能力較差,尤其是小嬰兒病情容易反復,當家長發現小兒呼吸快,呼吸困難,口唇四周發青,面色蒼白或發紺時,說明患兒已缺氧,為病情加重的表現,必須及早搶救。

對有效的抗生素要堅持用藥,因肺炎治癒需有一段時間,故所有抗生素不可在熱退後即停藥,也不可隨意減量,否則病情會反復發作或出現併發症。

許多人有“發熱恐怖症”,家長往往怕兒童燒出什麼毛病來,不時地給孩子服退燒藥,結果。即使暫時降了下來,一會兒也會再度上升。


3.慎用退燒藥

新生兒發燒不可隨意用退燒藥,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體內各種酶系發育尚不完全,機體保溫、保暖、散熱功能差,但環境溫度改變,過熱、著涼都可以引起發燒,故最好用物理降溫,如用暴露肢體、溫水和酒精擦澡,體溫一旦下降,應立即停止降溫,保暖防凍,多飲水。其次要慎重選藥,注意用藥劑量,小兒發燒,不要使用退燒針,有些退燒針肌注後,往往引起大汗淋漓、過敏、休克、剝脫性皮炎,且可引起臀部肌肉萎縮,纖維變性,痙攣等,嚴重的影響下肢活動,內收受限,跑不快。

如果感冒發燒可以選用口服的撲熱息痛製劑,如小兒泰諾,布洛芬滴劑等專供兒童用藥,並注意閱讀說明書,劑量。體溫下降,即可停藥,非處方藥中的解熱鎮痛藥一般使用不超過3天,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4.注意生活起居

對於肺炎患兒的生活,應該首先保證充分休息與睡眠。避免過多哭鬧,以減少耗氧量和減輕心臟負擔。

要加強皮膚及口腔護理,尤其是汗多的病人要及時更換潮濕的衣服,並用熱毛巾把汗液擦乾,這對皮膚散熱及抵抗病菌有好處。對痰多的病兒應儘量讓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暢而影響肺炎恢復。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家長應經常將小兒抱起,輕輕拍打背部,臥床不起的患兒應勤翻身,這樣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於康復。

患兒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過熱會使患兒煩躁,導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難。如出現呼吸急促,可用枕頭將背部墊高,以利於呼吸暢通。要及時清除患兒鼻痂及鼻腔內的分泌物,有痰液妨礙患兒呼吸時要讓患兒咳出痰液,不會咳的要吸出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溫馨提示:小兒肺炎的護理十分重要,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一旦患上小兒肺炎,投入治療是一方面,再者就是小心呵護,這樣疾病才會儘早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