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讓素食也能成為秋冬進補的食療佳品

天氣漸冷,很多人都會偏向于食療增加營養滋補身體,尤其是一些愛美的女性,總是想喝些湯羹之類佳品,覺得不發胖又能進補,其實不然,有些湯水裡的油脂過多,會讓身體難以吸收消化,小編在這裡特意為女性朋友搜羅了一些價格便宜,素食美味,在補充營養有利於減肥的好東東。

1、芋頭:宜脾健胃

營養分析: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每100克鮮品中含有熱量91卡,蛋白質2.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0.5克,鈣14毫克,磷43毫克,鐵0.5毫克,維生素C10毫克,維生素B10.09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並含乳聚糖,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紅薯:補虛乏、益氣力

營養分析: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3、包心菜:增強抵抗力

營養分析: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番茄的3。5倍,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包心菜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製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十分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4、蘿蔔:消積滯、化痰熱

營養分析:蘿蔔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質、鐵及其它維生素,還含有木質素、膽鹼、氧化酶素、甘酶、澱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祖國醫學認為,蘿蔔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症。可見蘿蔔對調理脾胃作用非小,所以有“秋後蘿蔔賽人參”之說,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這些維持身體平衡,抵抗嚴冬寒冷的素食美味大家都記住了麼。秋冬食補的寶貝誰說就一定要是昂貴的食材?小便介紹的4個簡單素菜可是療效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