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國外最健康吃魚方法——烤魚

國外最流行吃烤魚

吃魚的方式五花八門,國人吃魚首選“清蒸”(20.49%),其次是“燉湯”(19.64%),“水煮魚”排名第三(15.36%),“煎”、“炸”分列第四、第五。仝慧君告訴記者,清蒸的確是比較健康的吃魚方法,因為烹調溫度較低,能很好地保證魚肉中的蛋白質和脂肪不被破壞。燉湯也很不錯,尤其“魚頭燉豆腐”,經過長時間燉煮,魚頭裡豐富的膠原蛋白能充分溶解,鈣也更易被人體吸收。然而,水煮魚、煎魚、炸魚,以及很多家庭裡愛做的紅燒魚,仝慧君就不太贊同了。這些方法不僅用油多,而且味道厚重,特別是在餐館吃魚,她提醒,最好不要選紅燒魚,濃重的味道會掩蓋魚本來的質地,讓不法餐館有用不新鮮的魚欺騙顧客的機會。至於水煮魚,魚肉中的營養保存要比煎魚或炸魚高很多,缺點就是用油太多,她建議,“吃之前最好拿碗開水把魚片上的油涮乾淨,或者拿麵包片吸淨魚片上多餘的油脂。”

目前,國外流行的最健康的吃魚方法是烤魚。仝慧君說,這並不是餐廳裡流行的泡著好多紅油的“重慶烤魚”,而是以日式餐廳中“曬烤青花魚”為代表的烤魚。從以長壽聞名的日本到以健康飲食著稱的地中海地區,這種做法都非常受人歡迎。它的具體烹調方法是用文火長時間烤制,不但香味十足,營養損失也很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將不愛吃魚的原因歸結為“有腥味”(32.96%)和“做起來太麻煩”(28.96%)。仝慧君說,其實吃魚完全可以成為一件很方便的事:把魚片像涮火鍋一樣涮著吃,不僅味道鮮美、肉質滑嫩,還不會損失營養,很多住在河邊或海邊的人,經常選擇這種吃法。

最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教授楊力提醒,從中醫角度來說,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性溫的,如鱔魚、泥鰍、帶魚、草魚、鰱魚等,這些魚都偏熱,具有補血、補氣的功效,但熱性體質和有皮膚病的人要儘量少吃。二是性涼的,如墨魚、甲魚、魷魚等,一般在夏季或者屬於熱性體質的人可以多吃。三是性平的,如黃魚、鯽魚、鯉魚、鱸魚、平魚、沙丁魚、鯖魚等,這些魚不管寒性和熱性體質的人,都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