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栗子有哪些養生功效

文章導讀

栗子味道香甜是我們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食用的一種零食了,可以很多人都不只是把栗子當做是平時生活中消遣的食物,殊不知其實栗子在養生上也特殊的功效哦!

栗子別名板栗、栗果、大栗、梳子,為殼鬥科植物栗的種仁。初夏開花,秋分成熟,果肉金黃,味道甜香,果實中糖和澱粉的含量高達70%,是一種木本糧食,說起來也算得上“鐵杆莊稼”。

板栗原產於中國,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二三千年。世界板栗產量最多的是中國。中國板栗地方品種至少在300個以上。一般用實生和嫁接繁殖。主要產區有河北的承德、遵化、邢臺等縣,遼寧的遼南地區、遼西地區、遼東地區,湖北的羅田、麻城等縣市,貴州的畢節、安順地區。

我國民間有句俗話,“腰酸腿軟缺腎氣,栗子稀飯賽補劑。”中醫認為,板栗可以養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是做藥膳的上等原料。比如,板栗紅燒童子雞,就具有滋補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消化不良、咳嗽氣喘的人。食用栗子和粳米煮成的栗子粥,既能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壯筋骨,非常適合老年人。

營養成分:每100克栗子中含水分52克,蛋白質4.2克,脂肪0.7克,粗纖維1.7克,灰分O.9克,碳水化合物40克,鈣17毫克,磷89毫克,鐵1.1毫克,鉀442毫克,鈉13.9毫克,鎂50毫克,錳1.53毫克,鋅0.57毫克,銅O.4毫克,硒1.13微克,胡蘿蔔素30微克,維生素C140毫克,尼克酸O.8毫克。

藥用功效:栗子性味甘溫,人脾、胃、腎三經,具有健脾、壯腰、強筋、補腎、活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因腎虛所致的尿頻、腰腿酸軟等病症的輔助治療。特別是老年腎虛、大便溏瀉者更為適宜,常吃些栗子能強身愈病。

食用方法:栗子可生食,可炒、可蒸、可煮、可燒、可燉,食法不同,風味也不一樣。但多數是熟食。

栗子可以烹調多種名菜,栗子煲雞就是我國著名的菜肴;還可以加工制做栗幹、栗粉、栗醬、栗漿、糕點、罐頭等食品,栗子羹則是老幼皆宜、營養豐富的糖果。

栗子好吃,但剝皮卻非常麻煩。可先將板栗一切兩半,去殼後放入盆內,加開水浸泡後用筷子攪拌幾下,栗皮就會脫去。但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生栗子的營養成分。

飲食禁忌:糖尿病人忌食栗子。消化不良和患風濕病者不宜食用。

栗子生食時不易消化,熟食過多易滯氣,故一次不宜多食,但生食時需是成熟的鮮栗子,去殼和內皮膜人口後細嚼,至口內像豆漿狀時慢咽之,多食無大害,並有強健腰膝之功效。

新鮮栗子容易變質黴爛,吃了發黴栗子會中毒,故變質的栗子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