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粽子是發物嗎

想要更好的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那麼飲食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會發現,有的時候錯誤的飲食方式,容易給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或者導致一些疾病變得更嚴重,那麼你有瞭解過平時經常吃的粽子,這樣一個食物是否屬於發物嗎?吃粽子需要瞭解哪些問題?

肉粽可以補鐵

粽子以竹葉或葦葉為皮,糯米為肉,葉子不僅帶來清香,還能提供多酚類物質和鉀元素,蒸制時滲入米內,有利於提高人體的抗熱機能,而且糯米性溫,有暖脾胃作用。隨著天氣日益炎熱,人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改善這一問題。

古代包粽子所用的糯米並非精白米,粗制糯米可提供較多的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現代人在粽子裡添加小棗、花生、蓮子、山藥等配料,更有補益作用;添加紅豆、綠豆、豆沙等配料,則能清熱解毒,並增加蛋白質含量;製作肉粽、蛋粽,則可以提高蛋白質和脂肪,增加鐵的含量。

粽子最宜趁熱吃

專家還提醒,吃新包出來的熱粽子比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後再反復加熱。因此最好自己動手製作,吃剛包好的熱粽子。包粽子時要注意,粽葉蒸後放置一段時間顏色發暗是正常的。不要選皮色鮮綠甚至藍綠的粽子,因為粽葉很可能是經過硫酸銅處理,安全性沒有保障。

在保留上,粽子可以放在冷凍櫃裡速凍後長期保存,吃的時候要重新蒸透,或用微波爐化凍。存放時最好分成一次吃完的小包,用塑膠袋包嚴實,和其他肉類等生食品分開放,避免交叉污染。

糖尿病人忌食粽子

很多人喜歡吃五花肉做的肉粽。專家指出,肉粽雖然蛋白含量高,卻含有大量脂肪。因此高血脂病人應避免食用,可選擇豆沙粽、小棗粽和八寶粽等。因為糯米升糖指數高,不管是甜粽還是肉粽糖尿病人都應避免食用。胃腸有病的人也不建議吃粽子,因為粽子不易消化,尤其吃了油膩之後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適。胃酸過多和胃潰瘍的人也應當少吃。另外,中老年人和體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選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糧、薯類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粽子不是發物,但是吃粽子也應該注意瞭解一些原則,比如說糖尿病人不適宜吃粽子,還有粽子也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因為有的時候過多的食用的話,會影響到自己的飲食消化,這樣就不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