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鍛煉方法

現在,電腦的使用大大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無論是娛樂也好工作也好,很多時候都需要使用到電腦,這樣也大大增加了我們身體的負擔,脊椎病的發病率遠高於以前。而頸椎病也分為多種,其中有一種是推拿無法治療需要運用到手術並結合一些鍛煉方法才能徹底治癒的,這種就是脊髓型頸椎病,那麼,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鍛煉方法有哪些呢?

一、從脊髓MR影像來看,椎管內脊髓受壓類型分為:勞損性多節段脊髓受壓、創傷性單節段椎間盤突出脊髓受壓、先天椎管狹窄廣泛脊髓受壓。由此說明糾正脊髓受壓的力學狀態才能減輕症狀。

二、從脊柱X線影像來看,頸椎椎間結構類型在正位元、側位元顯示:勞損性旋轉扭曲、創傷性屈伸折疊,在頸椎功能位元顯示:椎間失穩。由此說明糾正椎間的旋轉扭曲、屈伸折疊,以及關節失穩才能減輕脊髓的壓迫和刺激。

三、從頸部觸診體檢來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均存在頸項肌肉痙攣、關節紊亂、韌帶筋膜攣縮等頸椎椎間結構及周圍軟組織力學失衡、炎症、血運障礙等一系列病理變化。

由此,我們的矯正以糾正椎間旋轉、減輕椎管扭曲,松解椎旁肌肉減輕椎間壓力減輕脊髓受壓,引導頸椎肌肉關節的協同運動,恢復頸椎曲度、增強椎間穩定,促進脊髓功能恢復。

近期治療的一位女性患者,51歲,就診時雙下肢無力2月餘,自述走路發軟,右手無力,執筆困難,頸背部不適,無頸部外傷史,頸椎MR提示頸脊髓 C5-6處受壓明顯,觸診提示C4-6存在旋轉,X線符合觸診表現。

治療以矯正訓練為主,一週一次,前三次調整頸胸段及上位頸椎錯位,配合坐、臥、站立姿勢訓練,口服營養神經藥物,3次後走路發軟減輕,囑其平時減少低頭時間,加強上肢肌肉鍛煉,治療改為2週一次,3個月後病情穩定,治療改為3週一次,6個月後恢復正常,停止治療,延續日常動作鍛煉。

在此,我們鄭重的提出:脊髓型頸椎病是可以導致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的常見疾病,不能輕易採取手術或非手術治療,任何一種不恰當的選擇都可能導致不可逆的終生遺憾!

上面介紹了一下脊髓型頸椎病的鍛煉方法,其實主要就是用這樣一種訓練來予以矯正,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其實脊髓型頸椎病我們的建議一般就是儘早手術治療,可以說是越早越好,但是同時也應該根據患者的病情輔助上藥物、針灸、理療之類的進行輔助治療,最後祝願所有的患者朋友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