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人為改變月經週期 有害健康?

經期非必要不要改

每次長假前都有不少人來諮詢將經期提前或推後的方法,國慶假期也不例外。女性月經正常情況下每月都會有週期性的子宮出血,由女性卵泡開竅、排卵和黃體組成,是子宮內膜從增生到分泌變化,最後內膜脫落的結果。而這個過程是由神經內分泌系統通過引起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最終實現的,所以改變任何一個引起激素變化的環節都可引發月經期的改變。推遲月經期的方法主要是持續服藥或注射孕激素或雌激素、孕激素的複合製劑,直至度過“關鍵日期”後停藥,停藥後3~7天后月經會來潮。

“黃體萎縮、雌激素撤退,表現為來月經,人為地推遲經期,即不讓雌激素撤退,因此為體內補充雌激素,讓雌激素維持在一個較高水準,讓月經不要來。”常用的方法包括注射黃體酮、服用安宮黃體酮或服用避孕藥、炔諾酮(孕激素),這些方法之間效果和副作用差別不大。

但婦產科醫生認為,不管在哪一時期進行干預,都是抑制或打斷神經內分泌軸的正常狀態,對身體有一定影響。雖然偶然干擾一次問題不大,但不能經常做。“人體有自身調節系統,在停藥後3~7天可以來月經,下一週期不用藥干擾,多數人也能調節回正常週期,但也有部分人干擾一次,導致好幾個月沒調回來。”除非有比較重要的事,否則儘量別改變正常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