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生命的隱形殺手竟是它

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的最重要點之一就是體內血液是否通暢,這是很關鍵的一件事,但是很多時候人們總會遇到一些磕磕碰碰,這樣就造成了身體出現淤血,那麼出現淤血怎麼辦呢?為什麼會淤血,什麼是淤血體質呢,想要瞭解的話,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而血液也是如此,如果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或是血流遲緩,血管壁不光滑,就會導致瘀血阻滯,血液流通不暢、阻滯就會成為你健康的隱形殺手,從而產生很多的疾病,所以及時活血化瘀十分的重要。

下面10種食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保證血液正常血環,減少疾病的發生。

體內瘀血阻滯常表現為身體特定部位的疼痛,痛處固定,以刺痛為主。

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失眠、健忘;胸痛、胸悶、心悸;肢體發涼、麻木、疼痛;

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在體征上可見面色發黑、沒有光澤;口唇、舌頭顏色紫暗;

皮膚乾枯、粗糙、脫屑、瘙癢;體內有腫塊,疼痛且長期不能緩解。對於瘀血體質的人,要儘早引起重視。

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須調節飲食,加強鍛煉,控制危險因素,防止進一步發展。

眼睛淤血主要是眼睛外傷淤血。 眼外傷是由於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等因素直接作用於眼部,引起眼的結構和功能損害。

眼部外傷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眼睛是細巧的器官,一個對身體其他部位是無關緊要的傷害,對於眼睛卻可能就此造成失明。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眼睛外傷淤血怎麼辦,首先要根據傷患受傷的部位、性質和程度採取措施,然後及時就醫,這樣才能降低致盲幾率。

眼睛淤血怎麼辦

如果是化學物灼傷,應立即用生理鹽水或自來水沖洗眼睛,用手指將眼皮撐開,越大越好。

甚至可將頭部放在水龍頭下,讓水直接沖洗眼睛,至少持續15分鐘,同時盡可能轉動眼球。眼睛外傷淤血怎麼辦,沖洗後立刻送醫院救治。

如果顏面部受到鈍性打擊,僅引起眼眶周圍軟組織腫脹而無破口,切不可按揉或熱敷,以免加重皮下血腫。

眼睛外傷淤血怎麼辦,而應立即用冰袋或涼手巾進行局部冷敷,以消腫止痛。24小時後可改為熱敷,以促進局部淤血的吸收。

凡是僅為眼外部皮膚破裂而眼球無損傷者,必須注意保持創面清潔,不可用髒手或不潔的布塊擦捂傷口,以免引起感染累及眼球而影響視力。

用乾淨的敷料包紮後,應儘快送往醫院眼科進行清創縫合。

.眼球受到鈍性撞擊或擦傷後,傷患可出現眼內異物感、畏光、流淚等症狀,若損傷角膜還會出現劇痛。

眼睛外傷淤血怎麼辦,此時,如有眼藥水,可用來點眼以預防感染。而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手絹遮蓋眼睛後去醫院治療。

如果兒童被鉛筆或其他帶尖的物品紮入眼內,造成眼球貫通傷,對於紮入眼球裡的異物原則上不應將其強行拉出。

有的傷口會有一團黑色的虹膜或膠凍狀的玻璃體等眼內容物冒出,此時絕不可將其推回眼內,以免造成感染,只需讓患兒躺下,在傷眼上加蓋清潔敷料後即可抬送醫院搶救。

途中勸阻患兒哭鬧,儘量減少顛簸以減少眼內容物的湧出。

人體受到碰撞擊打或是摔跤肌肉受傷後,往往會出現瘀傷積血。

淤血淤積在局部組織處,會影響受傷組織的自愈和恢復,因此,受傷後要及時採取措施消除瘀傷處的淤血,這樣才有利於人體快速愈傷。

一般的瘀傷自己處理即可,輕微的瘀傷人體組織通過自吸收也可以消除;那種傷筋動骨的瘀傷最好及時求醫,否則可能造成組織壞死,組織機體產生不可逆創傷。

下面介紹一點祛瘀的方法,主要是針對一般瘀傷程度的祛瘀。

人體有一定的自吸收和自清理能力,輕微的瘀傷,不用進行干預治療,人體自身的瘀傷能力就可以徹底祛瘀,只是需要幾天時間,給自己點耐心即可。當然,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做做祛瘀工作。

一些比較嚴重的瘀傷,很可能在碰撞擊打的時候傷筋動骨了,雖然不一定骨折,但可能會出現骨裂等情況,因此,最好去醫院拍片檢查一下,萬不能單純當皮肉傷看待。

冷敷熱敷是廣為人用的祛瘀方法,效果因人而異,祛瘀速度不是很快。

在受傷後的24小時內,最好是第一時間冷敷,用冰袋(冰塊)或是冰水毛巾敷傷處30分鐘左右。受傷超過24小時不要進行冷敷了,有害無益。

冷敷過後就是採取熱敷了,熱敷需要每天都做,最好早中晚都做一次,一直敷到瘀斑消失為止。

熱敷的方法很多的,可以用熱水泡毛巾、熱雞蛋、炒熱的沙子裝布袋、炒熱的粗鹽裝布袋,等等,把這些熱材料敷在最疼痛瘀黒處。

擦花椒酒是祛瘀效果很好且速度快的方法。摘些鮮花椒或是去中藥店買些川椒回來,再買點60度左右的白酒,把花椒裝入帶有密封蓋子的玻璃瓶子裡,再向瓶子裡注入白酒(稍稍沒過花椒即可,幹花椒則可以多加點白酒),然後蓋上蓋子,把玻璃瓶放到熱水鍋裡水浴一個小時以上。

用熱好的藥酒堅持每天早中晚塗擦瘀黑處,很快就能祛瘀,還能治傷止痛。

火療也是祛瘀止痛的好方法,且效果神速。找一瓶消毒酒精,用棉球蘸酒精(不滴酒精為好),用鑷子夾住,點燃後在瘀黑處來回滾擦,火滅後再蘸酒精重複操作,火療15到30分鐘。

每天早中晚堅持做;也可以用濕毛巾敷在瘀傷處,然後對準瘀傷處滴幾滴酒精,然後點火燒,火滅後繼續滴酒精重複操作,火療15到30分鐘。

酒精火焰的高溫部位集中在外焰,因此,只要外焰不灼燒到人體,不會有事的。操作者最好要心理好,不要那種驚慌失措的人來操作。

放血也是排瘀的快速方法。用經過消毒的玻璃片等工具刺破瘀傷處,把淤血擠出來,或是用拔火罐拔出來。放血工具一定要消毒,避免造成細菌感染的二次傷害。

血管脆性高身上易淤血

你是否也出現過這樣的疑惑:明明就不記得撞到東西,但為什麼身上卻無端端冒出淤血?淤血青一塊紫一塊影響美觀,最令人擔心的還是自己會不會得了重大疾病。

有些患者會因為淤血而求診,但大部分人都想不起來何時撞到,很怕自己生病了。

“我為什麼常淤血?”當聽到患者這麼問,醫生通常都會反問:“除了皮膚之外,還有別的地方也會出血嗎?”因為醫生擔心的是出現在體內,全身性的淤血。

一般碰撞造成的淤血多出現在四肢,若是出現在臉部,胸腹,背部等軀幹外的不明淤血,就要特別注意。

如果皮膚淤血合併牙齦流血,鼻血,痔瘡出血或月經量很大,而且頻繁出血時,就必須做血液檢查,因為有可能是血液性,全身性的疾病,甚至可能是癌症。

不過也不必太緊張,醫生說,絕大多數人經抽血檢查後,發現淤血只是碰撞造成,例如有人天生血管脆性高,會比一般人來得容易出血,只是撞到時沒注意。

老年人因為皮膚薄,容易因碰撞而受傷,瘦子和吃全素的人也比較容易淤血。原因除了皮下脂肪少,較難保護血管外,營養攝取不足,血管耐受性不好也有影響。醫生建議容易淤血的人可以多攝取膠原蛋白,維他命B,維他命C等,平時也要多做運動來訓練血管的收縮能力,增強血管壁的彈性與耐受性。

抗淤血藥物吃過量易淤血

有時候則是服藥所引起。哪些藥會讓你容易淤血?基本上,只要吃有抗凝血作用的藥物,就比較容易產生皮下出血,包括止痛藥,心臟病藥,阿斯匹靈,銀杏,大蒜精,魚油,甚至是維他命E等脂溶性維他命,活血中草藥等。

尤其老年人皮膚薄易撞傷,再加上同時看很多科門診,自己又吃保健食品或中草藥,很容易重複吃到太多具抗凝血效果的藥物。東吃一些,西吃一些,合起來的量就蠻驚人的。

而年輕人常熬夜,肝功能不好會影響凝血因數的製造;有些人服用通血路,清油脂的中藥也會抗凝血,只要不吃,淤血頻率就會降低了。

消除淤血先冰敷,後熱敷按摩

血管碰撞受傷時,血小板會聚集形成血塊,把血管的破洞堵住,已經溢出的血液則形成淤血,就算不揉不擦藥,大約7天后也會完全分解消退。若想加速消除淤血,前24~~48小時應先冰敷,讓血管收縮,等血管破洞修復後再熱敷,否則加熱會讓血液迴圈更活絡,溢出血管的淤血會更大塊。

有人認為撞傷後趕快揉就不會產生淤血,這也是不對的,撞到時血已經跑出來了,想要揉散淤血,至少要等24小時再說。醫生提醒,淤血如果很大片,顏色很深,就代表血塊多且厚,如果不處理,會影響周邊迴圈,但如果推揉太用力,也可能會因為摩擦破皮而感染;熱敷時也要注意熱度,當心燙傷。

熱雞蛋熱敷有助分解血塊

民間有一說是只要拿熟雞蛋在淤血處滾一滾,就能夠把“淤血”吸走,聽起來非常神奇。雖然不知道“雞蛋會吸走淤血”的依據是什麼,但至少煮熟的雞蛋可以拿來溫熱,按摩患處,類似中醫的溫灸法。

由於紅血球裡含有膽紅素,所以一般淤血會先呈現深紫紅色,接著慢慢擴散;很多人會疑惑淤血怎麼好像變嚴重了,但其實只是血塊正在分解。接著,膽紅素會生成膽綠素,等到淤血逐漸變成黃綠色,就代表血塊快要分解完了。

有些人的淤血過了很久都還有淡淡的黃色影子,可能是血塊溶解後的色素沉澱,就像受傷後疤痕顏色會變得比較深一樣,不必太擔憂。但如果7天后淤血整塊都沒消,甚至還變得更大,顏色加深,就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必須立刻就醫檢查。

結語:看了上文你是不是對淤血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了呢,平時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多加注意,如果發現身上的淤血持久不散的話,那麼說明身體內部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這時候就要謹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