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萬象更新又一年!如何讓寶寶遠離春天的“事故”?

陽春三月,隨著天氣回暖,春天的氣息日益濃重,人們迫不及待的脫下厚厚的冬衣,去戶外感受春天的溫暖。但是,對於家有寶寶的父母來說,春天的到來確是“喜憂參半”、“事故連連”。一方面,季節交替,晝夜溫差較大,稍不留神寶寶就會感冒;另一方面,春天是植物傳粉的季節,空氣中漂浮著大量花粉、灰塵,即便是沒有過敏史的寶寶,吸入後也易引發過敏現象。那麼,父母該如何做才能讓寶寶遠離各種春天的“事故”,盡享這個多彩的春天呢?

護寶攻略一:不要急著帶寶寶曬太陽

很多媽媽都知道曬太陽有利於維生素D的合成,利於孩子骨骼成長。於是冬天一過,媽媽就會迫不及待地要帶著孩子曬太陽。事實上,曬太陽是一門學問,要選擇恰當的時間和方式。需要強調的是,不管哪個季節,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應該避免長時間的曬太陽,這個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尤其是小寶寶的皮膚嬌嫩,更不宜長時間的曬太陽,會增加成年患皮膚癌的風險。

有的媽媽帶寶寶曬太陽時,怕寶寶感冒,選擇給孩子戴上帽子、手套和口罩,殊不知這樣曬太陽是很難達到目的。春天的紫外線較夏天弱得多,紫外線要透過衣物再到達皮膚就更難。另外,紫外線穿透玻璃能力較弱,隔著玻璃曬太陽童顏會降低陽光的功效,甚至無效。因此,如果想要寶寶獲取充足的維生素D,需要額外進行補充。

護寶攻略二:營養均衡提高免疫力

換季時節氣候轉暖,但氣溫仍不穩定,因此需要增加熱量攝入。富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是補充熱量的最佳食物,例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乳製品等,不僅能產生熱量,還是組成人體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物質,能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另外,孩子在春季生長較快,蛋白質能促進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發育,為孩子快速成長提供營養保障。

同時,媽媽們還要注意維生素A的攝入,維生素A可以維持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構成抵禦病菌感染的免疫屏障,是提高寶寶免疫力的關鍵。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可使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細胞組織結構受到損傷,發生分化不良,導致防禦病菌的能力下降,使病毒和細菌能夠趁虛而入,從而增加感染風險,感冒、拉肚子、皮膚乾燥、過敏等問題會頻頻發生。這就是寶寶出生時醫生會建議寶寶服用維生素AD的原因。維生素D不僅可以促進骨骼發育,還可以與維生素A協同作用,為寶寶的免疫系統構築強大的防線。另外,維生素AD製劑要選擇大品牌、口碑好的產品,例如家喻戶曉的伊可新,從寶寶出生15天起每天1粒,堅持到3歲是很有必要的。

護寶攻略三:預防過敏處處留心

春季的空氣中存在很多對嬰幼兒皮膚不利的因素,例如大量的易致敏的花粉和病毒細菌,這些因素都會致使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兒受到傷害。皮膚過敏、瘙癢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而寶寶的臉部最容易受到花粉和陽光的侵襲,從而引發皮膚乾燥、過敏等一系列症狀。

家裡有過敏寶寶的一定要注意衛生的清潔,寶寶的衣物、生活用品以及毛絨玩具要經常清洗、定期消毒,並在陽光下暴曬以殺死塵蟎,這樣可以儘量減少過敏原。室內的通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室內經常通風能減少蟎蟲及過敏原的形成。皮膚過敏的寶寶最好減少接觸或遠離粉塵、花粉、動物皮毛等,外出時儘量做好防護,同時注意儘量避免曬太陽,不要使用鹼性的沐浴液等。

護寶攻略四:謹慎對待“春捂秋凍”

人是恒溫動物,體內有一套完善的體溫調節系統,但對於小寶寶來說,體溫調節功能有待完善,所以不能單純地強調“捂”或“凍”。家長不要過早、過度為寶寶保暖或減衣,可以根據天氣預報、實際的氣溫變化和感覺,有計劃地給寶寶增加衣服。如不確定穿衣是否合適,父母可以檢查一下寶寶的手、後頸,後頸以不出汗溫熱為宜,手腳以不涼為標準。如果穿得過多,不但會影響寶寶自身耐寒的鍛煉,還會更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

如果寶寶穿得太多,會導致一運動就出汗,若不能及時擦乾、換上乾爽的衣服,更容易著涼生病。在衣服的選擇上,家長應該注意選擇適宜寶寶活動的服裝和鞋子,增加寶寶的運動量的同時,更有利於提高他們機體的抗病能力和身體素質。

俗話說:“春困秋乏”,說明人體在春天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對於寶寶長高以及生長發育均十分重要,所以媽媽應該給予寶寶全方位的呵護,讓寶寶遠離各種春天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