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三款冬春之交必不可少的家常菜!

冬春交替的時期,天氣忽冷忽熱,不健康的飲食會引起腸胃積脹,因此冬春之交要注意保養脾胃。那麼冬春交替時期吃什麼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3款冬春之交必不可少的食物,趕緊來看看吧!

小白菜:有調理腸胃之功,味苦微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質,還富含鐵、磷、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等。還有洋白菜,即捲心菜,性味苦平,能益心腎、健脾胃,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促進癒合的作用。

白蘿蔔: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症。有“秋後蘿蔔賽人參”之說,對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鮮萵筍:其肉質非常鮮嫩,不管是生吃還是炒著吃都很好。經常吃萵筍能夠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中富含的鉀是鈉的27倍,且富含的維生素可以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萵筍膳食——醬燒干貝萵苣

材料:當歸10克、黃精20克、女貞子20克、枸杞25克、桑葚20克等中藥材,生干貝10粒、髮菜20克、萵苣半顆等,鮮雞湯1杯、醬油1小匙、砂糖半小匙、植物油1小匙、米酒半小匙、蠔油2小匙、太白粉半小匙。

做法:中藥材洗淨後放到鍋中,倒入一杯水後用大火燒開,水滾轉小火熬至剩半杯備用;把生干貝洗淨,髮菜泡軟瀝幹水分後備用。鮮雞湯、醬油、砂糖、植物油加至鍋中,小火煮開後放入髮菜,燜煮至湯汁收幹撈起,淋在干貝上,灑上米酒,放入鍋內蒸熟;萵苣用熱水燙熟鋪在盤子上,然後把干貝、髮菜扣在上面備用;藥汁加點蠔油,用太白粉勾芡後淋在干貝、萵苣上即可。

功效:補陰血、滋腎陰,尤為適合經常心悸、頭暈、目眩、潮熱盜汗、皮膚乾燥等症狀的停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