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體內濕氣不除睡多久都會不夠

中醫把“風、寒、暑、燥、火”稱為六邪,其中濕邪最易滲透,發生較輕,即“濕”,會出現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臉上易起痤瘡;加重後會出現噁心、食欲差、胸悶、大便不成形,身沉乏力,關節疼痛加重等。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痤瘡、咽喉腫痛、體型肥胖、輕度發熱症狀。體內聚集濕氣越重越不愛運動,久而久之惡性循環,必然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疾病。

體內濕氣過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體內濕氣聚集越來越多。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去濕氣邪毒,刻不容緩!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呢?

1.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

2.睡覺流口水、、身體有異味

3.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

5.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品質不高

6.睡覺打呼嚕,痰多,

7.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沖掉)

8.感到累,寡言懶語,沒勁兒

9.眼袋下垂,水腫肥胖,減肥後反彈

10陰部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

11.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

12.耳內濕(耳禪濕)毛髮粗糙,易脫落

如有以上1~2種症狀,那你就必須要祛濕邪排濕毒了。中醫認為,“濕”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

之前我對中醫食療養生一點都不懂,生活習慣都是由著自己的喜好。 其中一點就是平時愛吃飲食油膩的東西, 喜歡吃甜食、不吃主食、沉迷麻辣重口味、大量喝酒、饑一頓飽一頓、愛吃涼菜和愛喝冷飲、冰鎮啤酒和各種冷凍食品,飲料都放滿了冰箱。一到冬天我就愛吃火鍋,最愛涮肉,但中醫認為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濕。

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我總是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小腿肚子還發酸、發沉,感覺全身很浮腫。尤其是春夏愈發覺得貪睡,身體無力犯困。有一次感冒了怎麼也好不了,無奈去老中醫那裡檢查,才知道這些問題都是因為體內有濕氣的體現。

一般有濕氣,大家都會想到拔罐,但是大家都知道,拔罐時疼痛感是比較強烈的,而且拔罐後身上留下的一個個紫色的圓圈也很難看。而且拔罐對身體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那麼到底要怎樣安全有效的祛濕呢?這裡介紹一個老中醫的食療除濕氣的古方,現在天氣忽冷忽熱,時雨時晴,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遇到濕氣重的問題。老中醫說:堅持吃上一段時間身體內濕氣就沒了,身體就會變好。

那麼到底是一個什麼方子呢?老中醫說這個古方出自于戰國時期中的《黃帝內經》,由8種食材選配而成的,百試百靈食療祛濕妙方!

材料:紅豆、薏仁、枸杞、紅米、小米、冰糖。

做法: 用洗好後就開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燒開,然後轉小火煮。 在煮好前20分鐘放入冰糖繼續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關火。

這個古方

後來留傳至今,幾乎有點常識的老百姓都知道用紅豆,

薏米,枸杞之類的熬粥喝,只是並不知道這個粥的來歷。二千多年來,這個古方給天下古今蒼生帶來了多少福音,已經不可考證了。這個偏方比任何的除濕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