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

馬拉松訓練計畫

在設定目標賽事之後,便可以開始評估訓練計畫,若是訓練計畫不適用,就必須視情況做調整;除此之外,必須符合「循序漸進,慢慢增量」的原則;最重要的一點,跑步這件事,就是要讓自己感到快樂,當各位用了愉悅的心情進行跑步,才是跑得長、跑得久的不二法門。

這是一個訓練與恢復並重的觀念,所謂「超負荷」意味著當時的訓練必須要高於平常的訓練強度,體能才會因此進步;而身體在歷經訓練之後,會產生疲勞感,體能因而下降,若是在訓練之後沒有讓身體做適當的休息,體能將不增反減,導致無效的訓練;反之,若能讓身體好好恢復,體能將再度提升,這就是所謂的「超補償」。

像是平時的訓練量為10公里 / 8分速,維持一段日子之後,身體習慣這種強度,故改變課表為15公里 / 8分速。此時對於身體的刺激被稱做「超負荷」,同時,讓身體進行適度的休息及營養補充,便可強化肌肉、提升體能,即為「超補償」。

建立個人訓練計畫

1、自我評估

2、開始建立訓練計畫

3、擬定第一年的訓練量

4、週期化訓練計畫

5、執行年度訓練計畫

6、訂定每週的訓練課表

在自我評估、並設立訓練目標之後,找出適合自己的訓練計畫類型,透過一般期、訓練期以及比賽期的規劃,根據每個期間不同的目的,在一定範圍內安排訓練周數、調整距離,適時尋求專業協助,制訂出最適合自己、也最能幫助自我達標的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