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放屁多、放屁臭是怎麼回事

一般而言,正常人一天平均放5至10次屁,平均約排出500毫升的氣體,健康的腸道所排出來的屁通常味道較輕。民眾可以從放屁的味道、頻率,判別腸道健康狀況,以下提供3種放屁的狀況供大家參考。

情況一:無屁

出現無屁的狀況,通常是因為肛門較松,不知不覺中就排掉了;肛門比較緊的人,則是會積到一定程度的氣體才排氣。因此沒感覺到有放屁,並不代表沒屁。

情況二:多屁

屁太多有可能是腸道消化不良,產生太多食物殘渣,被產氣菌分解產出較多氣體所導致;也可能是因為吃了太多地瓜、洋蔥、高麗菜、豆類及其他豆製品等產氣的食物;或是糖尿病導致。但要特別注意,如果出現連環屁、屁味較臭,且肚子脹氣時,多是便秘導致,可早晚飲用一杯亦舒堂火麻生態茶潤腸通便;若是伴隨有便血的情形時,建議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情況三:臭屁

屁的味道主要與攝取的食物、腸道的內好壞菌,與排便是否正常有關。若放出來的屁奇臭難聞,主要是因為攝取的肉類、蛋等蛋白質食物在腸胃道消化分解後,產生硫的硫化氫與甲硫醇等具有臭味的氣體。依臭味不同可分為以下2種狀況:

臭油味:脂肪在腸胃中消化不良,就會出現臭油味的屁。

臭雞蛋味:臭蛋味為吃進去的蛋、肉類蛋白質消化不良所致。

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其實不一定

俗話所說的“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但其實排出的氣味則與吃下去的食物有關;放屁聲量大小,則與氣體衝擊肛門括約肌的速度和力道有關,因此單純從聲音無法判斷屁臭不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