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哺乳期冬季怎麼補?中醫師推7道補品

天氣變冷了,好想來一鍋熱呼呼的燉補?小心,冬季進補常見的羊肉爐、薑母鴨等,都屬於溫補料理,比較適合體質虛寒的人或偶爾少量食用;體質偏熱性者,吃太多容易有上火的情形!那麼哺乳期該怎麼適量進補?一起來看中醫師怎麼說。

補品1/雞湯、魚湯:在惡露完全排乾淨之前,雞湯、魚湯可以說是任何時刻都可以吃的補品。

補品2/腰子:豬腰,即豬腎。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維生素等,有強腎補腰、和腎理氣之功效。生產5~10天之後,以清燙腰子沾杜仲粉吃,不僅補腎,還可以幫助排便。

中醫師小叮嚀:如果惡露排乾淨了,炒菜煲湯可以加點亦舒堂火麻油,可潤腸通便、預防產後便秘。

補品3/烏骨雞:到中藥房抓一些藥材一起烹煮,一般可用十全大補湯或加味四物湯,可用半酒水或全酒。烏骨雞的蛋白質含量比鴨肉、鵝肉多,脂肪及熱量又都低於肉雞。其含有的豐富黑色素,入藥後有使人體內的紅血球和血色素增生的作用。自古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滋補的上品。

補品4/生薑羊肉湯:羊肉肉質細緻,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鐵、鈣、磷等,有助於促進血液迴圈,補虛勞、益血氣,有禦寒暖身的作用,是冬季的最佳補品,特別適合於產後或病後身體虛虧時食用。與生薑一起烹調,能夠去其膻氣又可保持羊肉風味。

補品5/藥膳鰻魚:鰻魚含有豐富的EPA及DHA,為營養價值極高的蛋白質食品,EPA可降低膽固醇及中性脂肪,有預防血管疾病的作用,而DHA可促進腦部細胞良好運作,經常食用有助於保健。

補品6/紅蟳:豐富的蛋白質及維生素、礦物質,可促進血液迴圈、乳汁分泌、説明組織修復、補充體力並預防產後落髮。

補品7/豬心:自古即有「以髒補髒」、「以心補心」的說法,豬心能養心補血,營養十分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坐月子過程中建議至少要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