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電子煙:從“把玩”到“真實消費”

2014年,“電子煙”作為煙草界年度最熱門詞彙,時時出現在人們的耳畔,潛移默化中讓人形成了感性的認知。同時,隨著獲取電子煙的管道多元化、便捷化、公開化,一部分“先行者”迫不及待購來一支,一試為快,來滿足蠢蠢欲動的好奇心。

筆者身邊就有不少煙民朋友,時時拿出電子煙來品吸,看上去頗為時髦。但是,他們大多數人對於電子煙的定位卻是,僅將其當作“把玩神器”,一個好玩的玩意,一個新鮮的東西,一個炫耀的談資。而能夠真正用電子煙替代捲煙的並不多見,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現象其實代表了國人對電子煙的態度一一把玩神器。所以,從消費市場的實際來講,電子煙尚未完全進入消費者的心智空間,並未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目前產生的消費多出於“好奇性消費”,並未作為常規性的消費替代捲煙。

所以,電子煙,從“把玩神器”走向“真實消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把玩”屬性,逼格提升

如上所述,消費者將電子煙作為把玩之物,而非消費之物。究其原因在於,電子煙從根本上講是一種器物,或者說是一個新型的科技產品,這便是電子煙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的印象。而捲煙,在消費的認知空間中則是一種農產品,是一種可燃吸的消費品。電子煙與捲煙在消費者心智中不同的印象,直接導致了消費對待二者的態度與看法。

眾所周知,器物具有把玩屬性,用來娛樂增加生活樂趣,所以電子煙可以先把玩後品吸。在這個層面上而言,電子煙一如鼻煙(只是形態不同而已),成為一部分人把玩之物。而捲煙則不同,人們將其作為一種消費品,一種農產品,自然不會隨意把玩。沒有人會先把玩一支煙然後再去品吸,也沒有人會先把玩一支煙然後再敬給別人品吸。

那麼,電子煙要成為真正替代捲煙,必須要走出或提升“把玩”屬性,上升至捲煙這種消費品本具有的屬性:燃吸品,“可遠觀,不可近玩也”。這其中,便涉及如何正確處理“跨界”問題。

電子煙從根本上講,是一種跨界之物,由電子與煙跨界而成。既然是跨界之物,便有不可避免地涉及“融合”問題。因為,跨界的核心和落腳點在於融合,如何將電子的優勢與煙的本質融合在一起。一如蘋果手機,將科技與藝術進行完美的融合,成為人們追捧的物件,那麼電子科技如何與煙草農產品進行完美結合,使煙民們趨之若鶩,進而替代捲煙,成為日常消費品,便是許多電子煙企業所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