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夜裡睡覺有這些毛病,請抓緊看醫生

夜裡睡覺容易出現什麼問題?不少人睡覺總是睡不踏實,晚上不是盜汗就是腿抽筋,其實還有很多身體上的不舒服都是疾病的徵兆,那麼夜裡睡覺容易出現什麼問題,該怎麼辦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

1、耳內感染

夜間驚醒後感覺頭暈目眩,房子天花板都在轉,可能患上良性體位性眩暈。患者多為50歲以上女性,其病因是炎症或感染導致的內耳碳酸鈣晶體脫落,耳內平衡系統紊亂並向大腦發送混亂資訊,進而導致眩暈。建議採取仰臥睡姿,枕頭墊高,有助穩定頭部,防止眩暈,嚴重時應去醫院做耳石復位。

2、呼吸困難

哮喘在夜間發作時會把熟睡的患者憋醒。當患者躺下時,呼吸道更容易聚集黏液,增加肺部壓力,導致呼吸不暢。如果入睡後兩個小時就被憋醒,可能是心臟病甚至心衰的信號。建議積極就醫。

3、咳嗽

夜間睡眠咳嗽驚醒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反流刺激食管所致。吃完飯就躺下很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腹部脂肪堆積過多,腹部壓力過大,尤其容易導致胃酸反流。建議睡前最好別吃東西,特別是油膩食物。另外抬高枕頭也有助於防止胃酸反流。

4、頭痛

定時頭痛症多見於中年人群,每晚頭痛定時發作,通常為淩晨1~3點。叢集性頭痛也會定時發作,出現一側眼部後側跳痛。白天喝水不足也會導致夜間頭痛。醒來後下巴鈍痛可能是夜間磨牙所致。夜間磨牙還可能導致耳朵痛和頭痛。建議頭痛患者要去醫院就診,夜間磨牙患者睡覺最好戴護齒套。

5、盜汗

人們常認為睡前小酌可以助眠,然而酒精會使皮膚血管擴張,容易導致夜間出汗。此外,女性經前、經期或絕經後雌激素水準下降,也會導致夜間盜汗。男性夜間盜汗可能是雄激素(睾丸激素)偏低。雄激素在控制體溫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建議睡前少喝酒,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激素。

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而採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

①龍眼人參飲: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淨,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②黑豆浮麥湯: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乾淨,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後用上述藥汁煮洗淨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後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

③銀耳紅棗湯: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于陰虛盜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