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茯苓與土茯苓——常用藥物的性能分析

空間醫學研究藥理是與病理同步進行的。學習藥理就要掌握人體的細胞運動特點、空間能量輻射及場的理論等。所以,要解放思想,運用新的目光、新的觀念去認識藥物,運用新的方法去研究藥物。

茯苓(雲苓)

茯苓,能使小腸內側的水份吸收至膀胱,從小便排出,故治腹瀉。

小腸中的水濕清除了,脾胃的消化功能就正常了。故茯苓有健脾利濕的功能。健脾利濕不是關鍵,能清除水塗是關鍵。

腹腔中有“咣當咣當”水響的,口渴還不願意喝水,雲苓一味即可。尤其是小兒水瀉不止,大便綠沫,只需雲苓一口能止瀉。為什麼?腸道中的水從小便排出來了,自然就止瀉。

茯苓能治療關節炎、腎炎、水腫、氣喘、心慌、心悸等,其實都是一個原因:它能清除腸中的水分,因為這些症狀多是腹腔中水分過多引起水氣往上走,托起心臟,引起水氣往上走,引起關節炎、腎炎;水氣往後部走,引起腰痛。我治療這些疾病用雲苓,有人就不理解了,其實就是一個瀉其水分,治其根本。

土茯苓

土茯苓清熱解毒,祛濕補脾,可用于中下焦之毒過盛引起的各種疾病。所以,土茯苓也清濕熱,它清除的是腸胃細胞空間的水分,對腸胃內部的水液,作用力不大。這是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

茯苓能使腸胃水分回流入膀胱,起高滲作用,而土茯苓是等滲作用。

土茯苓能清除腸胃空間濕熱,就能治癌,特別是肝癌、胃癌、膀胱癌,還能控制癌轉移。

古醫書上記載有腠理之熱下陷之症,實際是空間過剩能量的流動,也就是現代西醫講的癌轉移。人體本身是一個虛體構成,空間與空間有通道,一個地方過不去,就繞到另一個地方走,土茯苓能控制癌變部位多餘的能量“繞道走”。

《本草》講,土茯苓是治療梅毒的關鍵藥物,它是否能治愛滋病?我們沒試過,也不便下結論。但我想,愛滋病也很可能是空間病變。西方醫學注重實體物質的研究,忽視了空間的作用。中醫雖有“衛氣營血學說”,但沒有治療愛滋病的記載,我們現在重新研究一些疑難雜症,就要拋開西醫的一些框框。

土茯苓還具備清除血管中“垃圾”之功效,即清除血液中的雜質如血栓等。

用量在15克以下起消炎、祛濕、補脾、補中氣;用量超過15克則起到瀉下的作用。冬季或雪後,土茯苓用量10克可抵平常20克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