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季養生 少吃酸味食物多吃韭菜蝦仁 超實用

防病:心腦血管疾病易高發,老人要格外當心

某相關醫院統計資料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流感、結膜炎、蕁麻疹等驚蟄前後居民最易得、也最需要防治的流行性疾病。心腦血管病人為例,今年2月份就高達7212人,平均每天有300名心腦病人。3月3日,單日心腦血管疾病門診更是高達383例。

上面的這些資料不是為了要嚇唬您,而是想告訴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關注養生,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有可能不受疾病的危害。

“早春時節冷暖變化無常,晝夜溫差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該院心內科專家吳瑰麗說,春季氣溫不穩定,氣壓變化大,氣候也比較乾燥,體內的血液粘稠度就會增高,血液流動速度減慢,加上血管收縮時間相對延長,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血管硬化,難以適應環境溫度變化,容易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甚到還會誘發腦溢血、中風、心梗等。因此,患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的病人尤其需要注意。

穿衣以捂為主

春季時節儘管天氣轉暖,但氣溫變化較大,尤其晚上和中午的溫差相當大,大家在穿著上要注意保暖。因此,此時節在穿著上還是要以“捂”為主。

千萬不能認為天氣轉暖了就以為可以少穿衣服了,尤其是在季節交替的時候,一定要多穿衣服。

飲食清淡多吃梨

中醫專家騰勁松說,春季飲食調養要注意投臟腑所好。春季陽氣初生,應該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可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薺菜、花生、蝦仁等。但此時正值仲春,肝氣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鍋巴、山藥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紅棗粥、山藥粥、芝麻粥等。

梨,好吃又便宜,關鍵是還能養生,愛好養生的人士都知道它的好處,所裡,經常吃梨絕對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