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
維生素D (抗佝僂病維生素,D2鈣化醇)
u 具有鈣化醇生物活性的一類物質,以維生素D2、D3最常見
u 維生素D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中性和鹼性溶液中耐熱,不易被氧化;在酸性環境下會逐漸破壞;一般烹調加工不易破壞
u 維生素D的儲存器官主要是脂肪、肝組織
u 維生素D作用方式實際上是激素,故攝入量要控制。
一、生理功能(主要是VD3)
1)促進腸道吸收鈣磷
2)對骨鈣的動員。VD+PTH 促進破骨細胞活性溶解骨鈣、磷,提高血鈣。當血鈣高時,刺激甲狀旁腺素分泌降鈣素,阻止鈣從骨中動員出來,並促使鈣磷從尿中排出。促進腎小管重吸收鈣、磷,減少鈣、磷的流失,維持血漿中鈣、磷濃度。
二、維生素D缺乏症:
1)佝僂病;兒童方顱、肋骨串珠、雞胸、鹵門閉合遲緩。
2)骨軟化症;(成人脊柱彎曲)
3)骨質疏鬆症;
4)手足痙攣症。易抽筋
三、維生素D缺乏原因:
1)曬太陽少(霧都三分之一兒童佝僂病,工業重鎮曼徹斯特40%兒童患佝僂病)
2)攝入不足
3)吸收不良(腸道阻塞,膽囊切除)
4)需求量增多(妊娠,哺乳,更年期)
四、維生素D過多危害:
引起高血鈣,尿鈣過高導致腎結石、肌肉萎縮、關節炎、動脈硬化、高血壓;輕微中毒:腹瀉、口渴,體重減輕,多尿及夜尿等症狀。嚴重中毒時則會損傷腎臟,使軟組織(如心、血管、支氣管、胃、腎小管等)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