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疾病

女人有腳氣怎麼辦

:腳氣是一種很常見的足部疾病,氣溫高、鞋襪不乾淨、腳部出汗多都會造成腳氣的反復發作,那麼有腳氣怎麼辦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大家介紹有腳氣怎麼辦,包括各種治療方法和中醫偏方,供參考。

什麼是腳氣?

足癬(俗名香港腳、腳氣),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側(即單腳)發生,數周或數月後才感染到對側。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於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足癬的皮膚損害有一特點,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因病情發展或搔抓,可出現糜爛、滲液,甚或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等。

腳氣病可分為幹性腳氣病和濕性腳氣病。幹性腳氣病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可表現為對稱性神經炎,肢端感覺減退或異常,肌肉酸疼或壓痛,尤以腓腸肌為甚,嚴重者肌肉萎縮、下肢浮腫。如果影響到胃腸神經,則可引起胃腸蠕動減弱、便秘、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等。濕性腳氣病以心血管系統症狀為主,可表現為活動後心悸、氣促現象,嚴重者心臟擴大,出現心臟雜音,甚至可造成心力衰竭。

腳氣為什麼反復發作?

1、真菌很難被殺滅,在零下6℃左右的環境裡能長期存活。在120℃的高溫中,10分鐘內不會死亡。在脫離活體的毛髮、指(趾)甲、皮屑等上面,毒性還可以保持1年以上。

2、有些腳氣患者使用抑制真菌的藥物治療,當症狀稍有好轉後便停止用藥,其實真菌並沒有被徹底殺滅,過一段時間又會捲土重來,造成復發。

3、一些患者在治癒後,由於不注意,與其他腳氣患者共用拖鞋、盆、毛巾等物品,或是在游泳池等特定場合又接觸了真菌,就可能又得腳氣。

4、有些患者得病後不去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自己買點消炎藥塗上了事,這樣做雖然可以暫時止癢,造成疾病好轉的假像,但沒有抗真菌效果,病菌不能被殺死,反而會更加猖獗,還會干擾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應。

如何預防腳氣?

1、穿通風、透氣的棉質襪,每天更換清洗。避免穿膠鞋或不透氣之球鞋,最好要有兩雙鞋換穿,涼鞋是最好的選擇。在鞋內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2、不與他人共穿鞋、拖鞋及襪子。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劑,祛除潮氣。

4、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5、腳底、趾間癢儘量不要用手抓,防傳染於手指。

6、用藥物治療的同時,對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膠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7、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各種腳氣治療方法

1、趾間有糜爛、滲液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強的藥,也不能馬上外用霜劑或軟膏,應該首先使創面收斂乾燥再用藥。

可以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取其粉末用溫水溶解至水呈淺粉紅色,顏色不要太深,濃度太高反而會腐蝕皮膚)濕敷,然後外用油劑或粉劑,待皮膚乾燥後改用美克等霜劑或軟膏。

2、皮膚角化增厚嚴重

抗真菌藥物很難滲透吸收,可以先用10%水楊酸軟膏或複方苯甲酸軟膏等使角質軟化,再用抗真菌藥。

皮膚乾裂明顯者,可以每次溫水浸泡,使角質軟化,再用抗真菌藥。也可以每次溫水浸泡後局部塗油膏,然後用塑膠薄膜封包,外纏繃帶,24~48小時後除去,然後再用抗真菌藥。

3、足部起小水皰,未破潰

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後選用美克等抗真菌霜劑。

4、足癬合併細菌感染

原則上應先局部抗細菌感染,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黃連素溶液濕敷。也可以用中藥煎劑浸泡,例如用馬齒莧30克,生地榆30克,明礬10克,水煎後浸泡或濕敷,每日20~30分鐘,待感染控制後,再用抗真菌藥物外塗。嚴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頭孢氨苄膠囊、麥迪黴素、紅黴素等。

腳氣中藥治療偏方

1、選穴風市足三裡伏兔懸鐘。電針通電10—15分鐘,採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頻率以病員耐受情況而定。每次選二對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2、選穴曲池外關陰陵泉足三裡懸鐘。採用維生素B1100毫克或維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3、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4、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后,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5、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6、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藥水煎取汁,侯溫後足浴5—10分鐘,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5—10天。

7、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煎取汁,而後將藥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鐘,每日5-6次,每日1劑,每劑可用2次。

8、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藥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後。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次)。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5—天。

9、葛根,白礬、千里光各等量。將上藥烘乾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鐘,7日為1療程,連續1—2個療程。

10、白鮮皮40克,苦參、黃柏、蒼術各30克,防風20克,荊芥穗、枯礬各10克,蛇床子、地膚子、黃精、藿香各50克,蔥白4枚。上藥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待溫時將雙腳浸泡在溫液中lO—15分鐘,每日2次,一般用藥4-5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