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飲食養生:把握春分養生好時機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當人體新陳代謝不協調時,體內會出現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態,致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春分節氣時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準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膳食總的原則要禁忌大熱、大寒的飲食,保持寒熱均衡,不適飲用過肥膩的湯品。

一、注意養肝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春應于肝、夏應於心、長夏應於脾、秋應於肺、冬應於腎。春季是肝病的高發季節,需要注意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甘味食物能補肝益腎,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等。而春季不宜飲酒,因酒會傷肝。

養生推薦——枸杞菊花茶

將適量枸杞、菊花、薄荷放到杯子裡,加適量沸水。泡10分鐘就可以享用了。枸杞功能補腎益腦,菊花清涼明目.經常服用枸杞菊花茶可以養肝,有效地改善和保護電腦工作者的視力。

二、注意潤肺

春分後春暖便開始了,在飲食調理上宜以生津潤肺、滋陰益虛為主。

養生推薦——豬肺橄欖湯

材料:豬肺250克、橄欖10個、無花果20克、石斛10克。

做法:豬肺沖洗乾淨,切片,其他材料洗淨,加入適量清水燉1個小時即可。

功效:根據中醫以髒補髒之理,豬肺被認為有潤肺、補肺虛、止咳嗽的功效;橄欖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石斛有生津益胃,清熱養陰的作用;無花果具有潤肺止咳、清熱潤腸的功效。此湯甘甜清香,具有養陰、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適合肺虛咳嗽的患者飲用。

三、飲食儘量清淡

天氣潮濕,飲食要清淡,煎炸等烹飪方法容易導致上火,還可能使人體產生多餘濕氣。還要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

養生推薦——茯苓粥:

原料: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茯苓、粳米洗淨,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爛,調入冰糖略煮即成。

功效: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四、食物陰陽互補

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需要添加蔥、薑、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養生推薦——豬肚白術湯

原料:豬肚1具,白術60克,煨薑45克,胡椒15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豬肚洗淨,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後去水,晾乾水後備用。將白術、煨薑、胡椒放入豬肚內,縫合豬肚,豬肚外以針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時,放入精鹽調味。撈出豬肚,切塊,喝湯吃豬肚。

功效:有溫中散寒,補脾益氣的功效,尤其適用於素體脾胃虛寒的人食用。

五、多吃春季時令菜

每個季節都有符合其氣候條件而生長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氣,營養價值高。吃有養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豆芽、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於活化身體生長機能;而食用桑椹、櫻桃、草莓等營養豐富的晚春水果,則能潤肺生津,滋補養肝。

養生推薦——春筍肉絲

原料:裡脊肉、春筍、青椒、小紅椒。

做法:1、裡脊肉切成絲,加入少許蛋清、澱粉、料酒、醬油醃制一會;春筍剝去外殼,切成細段,青椒切絲,小紅椒切成小圈;燒一鍋沸水,將切好的春筍放入焯5分鐘;鍋燒熱倒油,下少許蒜末爆香後,下肉絲炒散;炒至肉絲變色,倒入春筍翻炒一會;倒入青椒絲、紅椒圈,調入鹽炒勻即可。

總是來說,春分養生除了注意均衡膳食外,養生的關鍵還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在生活中要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鍛煉,保持正常睡眠時間。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促進血液系統迴圈説明維持機體平衡,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