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

超八成癌症都由這炎症轉變

研究發現,炎症與癌症有相似之處,生活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癌症是在炎症的基礎上發生的。比如吸煙—氣管炎—矽肺與肺癌,胃炎—幽門螺旋桿菌—胃癌等等。為此,防止感染與慢性炎症也很重要。

有一系列對癌症有潛在防治作用的抗炎藥物,其中最普通的就是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病的阿司匹林。2010年英國《柳葉刀》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毫克,5年後癌症風險降低30%—40%。如果用藥20年,癌症風險的下降率分別為:前列腺癌10%,肺癌30%,結腸癌40%,食道癌 60%。

用於癌症的中醫藥大多是清熱解毒藥物,如蛇舌草、半枝蓮、敗醬草、龍葵等。這些藥物顯然也有防止炎症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最好能減少炎症,一旦發生最好儘早防治,不要讓它變成慢性。

此外,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因此,提高機體抵抗力至關重要。適當的體育運動不可或缺。筆者現在年過80,堅持隔天游泳,每次30分鐘,約游500米,已20年了。

1、不吸煙,不使用煙鹼產品,如果你已經開始試著戒煙,請不要放棄,最終你會取得一定的效果;

2、定期地進行癌症檢查(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宮癌和皮膚癌等),並詢問醫生身體檢測的年齡和時間間隔要求。發現早期癌症可增大治癒的可能性,並降低死亡幾率;

3、控制飲酒,這意味著每天男性不得超過兩瓶啤酒,女性每天不得超過一瓶啤酒。同時,保證人體每天飲用最低的酒水並不是意味著人們可以積攢一周的酒水,然後在週末晚上盡情暢飲;

4、保護你的皮膚免遭太陽照射。每次出外時使用防曬油,或戴著寬邊太陽帽和太陽鏡;

5、積極參加身體鍛煉,你不必做運動員需要完成的體格訓練,但日常應該經常快走、騎自行車、跳舞以及任何能夠加快心跳和流汗的運動方式;

6、依據身高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這意味著使體重符合身體品質指數(BMI)。

預防炎症的10個方法

1.脂肪酸攝入要平衡。假如體內歐米伽-6脂肪酸水準高於歐米伽-3脂肪酸,那麼炎症就可能在你體內蠢蠢欲動。多吃魚和蔬菜等能提高歐米伽-3脂肪酸水準,抗擊炎症,有益健康。

2.減肥。肥胖可直接導致炎症反應,將BMI(體質指數)控制在24以下,不僅身材更曼妙,身體也更健康。

3.對壓力說不。長期生活在壓力下,人體激素失衡,促進炎症的發生,多微笑、善解壓、心態好,身體才健康。

4.像嬰兒那樣的睡眠。睡眠的債不可欠,高品質的睡眠是人生加油站,每天6—7小時必不可少。

5.堅持鍛煉。鍛煉身體可以減輕炎症反應,這是真的;規律鍛煉抗擊炎症、保持身材、有益心臟,長時間坐著不動會折壽。

6.每天喝足夠的水。水善利萬物,幫助機體排除毒素從而減輕炎症。喝水是個好習慣,應該堅持。

7.吃點堅果。堅果中抗炎物質含量豐富,每天吃點堅果降低心臟病等與炎症有關疾病的風險。

8.新鮮的蔬菜水果不可少。因其含有抗氧化物,可消除體內自由基,減輕炎症。

9.別吃“反式脂肪酸”。各種速食等不健康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很高,易導致高膽固醇和心臟病,需要注意。

10.粗糧也抗炎。玉米、紅薯、糙米、全麥食品等粗糧含有有益消化的纖維素,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延遲飯後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有助於抵抗某些癌症,適當食用,獲益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