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女性偶爾情緒化 益于心理健康

據說,情緒化為女性的第四性於當下,壓力無處不在,女人就更容易情緒化了。即便沒有壓力,壞情緒也會不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地忽然就來。你怎麼辦?是殲滅它,還是消化它,或是任由它情緒化?

在職場,情緒化的人往往被貼上“不夠成熟”的標籤,但克制也不總是美德,如果對解決問題以及快樂的發生於事無補的話。自然主義風潮至上,有相當比例的人說,“偶爾放縱一下情緒有利身心健康”。

一、女性=情緒化?

“晴時多雲偶陣雨”據說專為形容女人的情緒化而發明。因為相對于男性而言,女人更容易“鬧情緒”。在我們的調查中:

1、7成參與調查的女性認為自己“是一個情緒化的人”。

2、但在“你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這項具體調查中,46%的女性回答“通常能”;49%的人回答“有時能,有時不能”;只有5%的人“總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十分情緒化。

3、被問及“最近一次鬧情緒是因何而起”?4成的被調查者說是因為“情感、婚姻問題”;1/4的人回答是由“職場壓力”帶來;而來自人際關係壓力占到16%;此外,經濟、健康問題也各占一定比例。

也就是說,女性在主觀上傾向於認為自己情緒化,但客觀上,女性的現實行為控制力要好得多,真正情緒化人群的比例並不高。

4、調查顯示,在對待壞情緒的態度上,49%的人會“放鬆自己,並盡可能與它和平共處”;49%的女人會試圖控制;2%的人會無情打壓之。

5、在消化壞情緒的風格上,8成女性傾向于向外消化型:比如購物、傾訴、發脾氣等;只有兩成的被調查者是向內消化型,如生悶氣、人間蒸發等。

6、到實際行動上,32%的人會選擇“擱置情緒,轉移注意力”;26%的人會“給自己放假,幾分鐘,幾個小時,或者幾天”;15%的人會“放任情緒,伺機發洩出去”;13%的人會“強行壓制,或置之不理,讓它自行消化掉”;12%的人會“即時解決,如果有事端”……

5、在消化壞情緒的風格上,8成女性傾向于向外消化型:比如購物、傾訴、發脾氣等;只有兩成的被調查者是向內消化型,如生悶氣、人間蒸發等。

6、到實際行動上,32%的人會選擇“擱置情緒,轉移注意力”;26%的人會“給自己放假,幾分鐘,幾個小時,或者幾天”;15%的人會“放任情緒,伺機發洩出去”;13%的人會“強行壓制,或置之不理,讓它自行消化掉”;12%的人會“即時解決,如果有事端”……

臺灣曾做過一項類似調查,結果顯示人們最易生氣的物件是家人,每天都會生氣的物件是同事,也就是說人們最容易在重要的、親密的關係中產生衝突,鬧情緒。

二、情緒消化:內化還是外化?

當壞情緒不期而至,你通常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面對並消化?是內消化還是外消化?

面對壞情緒,大多數女性選擇的是先讓自己放鬆下來。“迅速逃離那個讓自己生氣的人或事”或“找人聊天”等是慣常被女性採用的情緒轉移法。還有情緒消費。最近一個關於中國國內消費的調查結果顯示,46。1%的女性有情緒化消費經歷。

這些方法對於緩解臨時的壞情緒十分有效,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真正的問題,有時還可能引起家庭矛盾、導致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等。所以,待情緒平復後,需回過頭去,再面對出現的問題,否則,潛在的問題一再被擱置,不良情緒和不良關係日漸累積下來,會導致破壞性的情緒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