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把自卑轉變成動力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個體心理學創始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它是我們改進現狀的動力。

——阿德勒

這句名言出自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927年出版的著作《超越自卑》。阿德勒認為,人生來自卑,這源於我們孩童時期的弱小,兒童必須完全依賴大人生活,而且一舉一動都要受大人的控制,這使得個體處處無能。如果這種自卑感在以後的生活繼續存在下去,就會變成“自卑情結”,一種無時無刻覺得自己能力差、無法應對困難的心理狀態。

阿德勒本身患有重疾,由此他認為,由身體缺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毀一個人,使人自甘墮落甚至引發精神病。但另一方面,沒有人能長期地忍受自卑感,人們一定會採取某些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所以自卑能使人發憤圖強、力求振作,以補償自己的弱點。例如佛蘭克林·羅斯福患有小兒麻痹症,但通過奮鬥最終成為美國總統;尼采自幼身體羸弱,於是棄劍從文,寫下不朽的哲學著作。因此,自卑感並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時一種正常的心理基調。

當然,那種處處故意要淩駕他人之上的人並不真正優越,就像兩個小孩比身高,怕自己個子矮的人會挺直身子並緊張地保持這種姿勢,以便讓自己看起來更高些。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會把真正的問題掩蓋掉,讓人們千方百計避免失敗,而不是追求成功。只有認識到自己的自卑,並誠實地面對它,自卑才會成為我們進步和改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