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中耳炎症狀,發燒撓耳最常見

在嬰兒時期如果護理部當是很容易患上中耳炎的,中耳炎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會對聽力造成損傷,導致語言發育遲緩,這就要知道中耳炎的症狀,常見的就是發燒,抓耳。

一、症狀表現

1、發燒

發燒是急性中耳炎的代表症狀。寶寶連續3 天發燒37.5℃以上,吃了藥燒卻持續不退時,就要考慮寶寶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儘早去耳鼻喉科檢查。

2、撓耳朵

孩子在2歲以前是說不清自己什麼地方疼的,不過,他會用行動告訴你。如果他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3、左右搖頭

左右搖頭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徵。因為耳朵裡不舒服,寶寶會試圖通過搖頭來減輕症狀。所以,發現寶寶躁動不安、搖頭,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鬧

孩子突然變得煩躁,不停地哭,而且夜裡也因為疼痛而睡不好覺,這時要立即帶他去看醫生。

5、耳朵積水

急性中耳炎發作時,中耳內會積水,鼓膜腫脹。鼓膜穿孔時,就會有黃色的分泌物流出。孩子耳朵周圍如果出現幹皮,就要注意了。

6、聽力不好

鼓膜裡有滲出液會導致聽力下降。如果你發現寶寶對你的召喚反應遲鈍,叫他幾遍也不理睬, 要趕快帶他去耳鼻喉科檢查。

二、預防護理

1、注意休息:保證睡眠時間和睡眠品質,堅持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2、預防感冒:預防感冒是預防中耳炎的基礎,若不慎感冒應及時治療。在感冒期間鼻腔內的分泌物會增多,此時不可用手捏緊鼻孔擤鼻涕,因為這樣可增加鼻和咽部的壓力,使鼻涕和細菌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感染中耳炎。

3、游泳時注意耳部衛生和保持耳部乾燥:游泳時選擇乾淨的游泳池,不要在骯髒的水域游泳。若不慎將水流進耳朵裡,應及時吹幹耳朵,將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讓吹風機距離耳朵5—10釐米之遠,向耳內吹。以暖風或冷風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細菌及黴菌生長的溫濕環境。

4、鼻腔、鼻咽部疾病要及時適當地處理:小兒肥大的增殖體,要及早醫治。得麻疹等急性傳染病時,要多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潔衛生,以防止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