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身體發熱但不發燒,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往往在一些時候我們會感覺到身體發熱,但是使用體溫計量的時候溫度卻並沒有上升,這樣就證實了並不是發燒,所以需要知道到底是否是自己主觀感覺到正常。

1.明確發熱是否客觀存在還是主觀的感覺異常?

證實的方法是一天之中多次監測體溫,特別是有症狀的時候,然後記錄下來繪製成表。測體溫雖然簡單,但是也有一定的講究,建議跟當地的醫護人員學習一下標準的測量方法。如果腋下體溫有高於36.5度,發熱不能排除。如果發熱客觀存在,主要要考慮以下疾病:1.感染性疾病(包括特殊感染,比如結核病)2.各種腫瘤(以及腫瘤引起的副腫瘤綜合症)3.風濕免疫性疾病(不多見)。發熱的疾病太多,我就暫時不多說了。如果依你所言體溫多次測量都不高,那就要考慮主觀感覺異常,以下我繼續詳述。

2.感覺異常的原因有很多,可粗略分為三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感覺異常及心因性疾病。

先說經系統器質性病變。你所說的溫痛覺在專業術語中屬於淺感覺。淺感覺的傳導通路為:皮膚感覺纖維末梢--脊髓後根神經節--脊髓後角細胞及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丘腦外側核--大腦。

其中任何一個部位的病變(包括炎症性、變性、缺血、營養障礙等)都可以出現感覺異常。相關的檢查有:影像學(核磁共振、CT等)、電生理(腦電圖、肌電圖)、驗血(常規、維生素B12水準等)。總之檢查很多,費用太高,如果當地的醫生可以通過查體來判斷那些檢查比較優先,那些比較可以暫緩,你就可以省一點。

全身疾病引起的感覺異常主要檢查有無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這些通過相關檢查可以排除。

心因性疾病也叫軀體形式障礙,說白了就是雖然你自己覺有這個症狀那個症狀,確實感覺也是確確實實存在,但是經過反復詳細的檢查身體並無問題,這時候生病的不是身體,而是心理的疾病在身體的反射的。如果你的性格比較細膩,而且近期生活中有事情放在心上產生衝突,出現這種軀體形式障礙也是可以解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