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厭學症的表現,這三方面最明顯!

望子成龍是諸多家長的心願,但是在某些不良原因的影響下孩子患上了厭學症,對學習產生了認知偏差、對學習產生了消極的態度、對學習活動的認識存在偏差,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1、對學習產生認知偏差。患有厭學症的學生表現為對學習功能存在認識偏差,認為讀書無用。這些人認為讀書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青春,讀的書越多,工作待遇就越低,這種錯誤的認識是對社會分配不公的主觀反映,也是流傳的一種社會偏見在學校中的折射。

2、對學習產生消極的態度。這些人表現為用消極的學習態度來對待學習。本來學習應既是一種輕鬆愉快、又富有吸引力的活動,但由於多種原因,有些學生卻討厭學習。在教師和家長的壓力下,學生勉強學習,卻時常伴隨著不愉快的體驗,如緊張、焦慮、恐懼、羞愧、內疚、厭惡等。有的學生談到學習就頭痛,看到作業就心煩,聽到考試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說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們只是在外在壓力下機械、被動、應付式地學習。

3、對學習活動的認識偏差。表現為對學習活動存在認識偏差,遠離學習活動。他們感到好像只有離開學習才能達到心理平衡。他們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活動之中,一般不願做作業,不認真聽講,經常違反課堂紀律,時常遲到、早退、曠課、翹課,有的乾脆棄學出走或輟學;對老師、家長提出的學習要求,常故意抵觸對立。

此外,學習成績差,而且有愈來愈糟的趨勢,也是厭學症患者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