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兒童類風濕早期症狀,長期發熱要注意

類風濕不僅在成年人中常見,很多兒童也出現了類風濕,兒童患有類風濕早期的症狀有發熱,淋巴結腫大,出現皮疹,而且一般起病都是比較急的,後期還會引起關節炎的症狀。

1.全身型

又名Still病(過去曾用名為變應性亞敗血症),約有10%的JRA患兒表現為全身型,以全身性表現為特徵,起病較急。發熱呈弛張型,每日波動於36℃~41℃之間。高熱初可伴寒戰,患兒精神不振,數小時熱退後患兒活動如常。弛張熱可持續數周或數月而自然緩解,但于數周或數月後又復發。皮疹也是此型的典型症狀,常于高熱時出現,隨體溫的升降而時隱時現。皮疹通常為圓形充血性斑丘疹,0.2~1.0釐米大小,並可融合成片,分佈於胸部及四肢近側。多數患兒有肝、脾增大及周身淋巴結腫大,可伴有輕度肝功能異常。約有1/2患者出現胸膜炎及心包炎。心包積液不多,可出現心包摩擦音。心包炎逐漸恢復,很少發生縮窄性心包炎。

心肌可受累,但罕見心內膜炎。此型患兒多數在發病時或數月後出現多發性關節炎,大小關節均可受累,起病時由於全身症狀重,關節炎往往被忽視。有些患者僅有關節痛、肌痛或一過性關節炎。少數病兒可于數月或數年後才發生關節炎。患兒可有輕度貧血,並可出現類白血病樣反應。此型病兒約有1/4最終患有嚴重性關節炎。經研究發現,發病時有肝脾腫大、漿膜炎、低血漿白蛋白、以及發病6個月後仍持續有全身症狀及血小板升高≥600×109/L者,易發生破壞性關節炎。

2.多關節炎型

特點為慢性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受累關節≥5個,尤以指趾小關節受累比較突出。女孩發病多於男孩。起病緩慢或急驟,表現為關節僵硬、腫痛和局部發熱,一般很少發紅。通常從大關節開始,如膝、踝、肘,逐漸累及小關節,出現梭狀指。約1/2病兒頸椎關節受累,致頸部活動受限。

顳頜關節受累造成咀嚼困難。少數發生環、杓(喉部軟骨)關節炎,致聲啞及喉喘鳴。晚期可出現髖關節受累及股骨頭破壞,發生運動障礙。關節症狀反復發作、持續數年者關節僵直變形,關節附近肌肉萎縮。此型全身性症狀較輕,僅有低熱、食欲不振、乏力、貧血,也可有輕度肝、脾和淋巴結腫大,但罕有心包炎或虹膜睫狀體炎。此型中約有1/4患兒類風濕因數陽性,于兒童晚期發病,關節炎較重,最終有一半以上病兒患嚴重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