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幼兒分離焦慮的原因是什麼

幼兒分離焦慮的原因,其實主要是表現在孩子上了幼稚園之後,他們的生活規律以及生活習慣發生突然的改變,所接觸到的老師小夥伴都是陌生的面孔,所以容易缺乏安全感。

(1)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幼稚園有相對固定的一日生活時間表,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盥洗,什麼時候上課,什麼時候起床,而幼兒在家中的生活規律並不一定與此相符。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較隨意,一切以幼兒的意願為中心;有的幼兒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規律和習慣,如晚上熬夜,早上睡懶覺等;有的幼兒則精力旺盛,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據調查一些幼兒就是因為怕在幼稚園睡中午覺而不願意來園。因此在入園之初,幼兒不習慣固定化的生活制度。此外幼稚園的飲食和飲水也和家中不同。一些幼兒在家中養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到幼稚園後不願意進食一些食物。而有的幼兒則在家中從來不喝白開水,而在幼稚園提供的飲水都是白開水等。

(2)成人與幼兒的關係。

幼兒入園之初,見到的教師和小夥伴是陌生的面孔,容易使幼兒感到不安全。由於幼稚園是集體教育,師生比例為1:15或者1:20。也就是說一位成人負責照顧l5—20名、幼兒,這和幼兒在家中的環境有著天壤之別。幼兒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得到一對一甚至是幾對一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如許多幼兒在家中睡覺時要有大人陪伴和哄睡,而在幼稚園則需獨自入睡,兒在入園之初感覺失去了親情和溫暖。此外幼兒在幼稚園不可避免地會處於一種競爭的環境之中,如如何獲得教師對自己的注意和關懷,如何佔據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兒在入園之初會感到不知所措。

(3)陌生的活動室環境。

當幼兒初次踏入活動室時,活動室的環境對他來講是完全陌生的和新鮮的。無論是桌椅的擺放還是盟洗室的設備等都與家中不同。這在使幼兒感到好奇和新鮮的同時,也會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如有的幼兒在家中大便時是用坐式的尿盆或者抽水馬桶,而幼稚園則是蹲式的,幼兒就感到不適應而引起心理上的壓力。

(4)要求的提高。

在幼稚園中教師要求幼兒具備一定的獨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褲、自己上床睡覺、能控制大小便、自己遊戲、遵守一定的規則等等。這些要求都有可使幼兒感到是一種挑戰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