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孕婦腿抽筋怎麼辦 如何預防與緩解

導讀:在懷孕晚期,很多孕婦都會出現腿抽筋的現象,如果不及時緩解很有可能引起心情緊張,而導致流產。那麼,孕婦腿抽筋怎麼辦呢?如何緩解,如何預防。四季養生網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在遇到腿抽筋時,心態是很重要的,不要過於緊張。

如何緩解腿抽筋?

如果准媽媽小腿抽筋了,需立即伸展小腿肚肌肉。其做法是:先伸直腿,從腳後跟開始,然後慢慢向脛骨(小腿內側的長骨)的方向勾腳趾。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到有些疼,但這樣做可以減輕痙攣,疼痛也會逐漸消失。

另外,准媽媽也可試著按摩肌肉,或者用裝著熱水的瓶子熱敷,來放鬆痙攣的肌肉。起身來回走上幾分鐘,對緩解小腿抽筋也會有所幫助。

對於較明顯(疼痛)的腿抽筋,准媽媽可以嘗試握緊椅背作為支持,站直使腿後部肌肉伸展,髖部稍向前並彎曲,膝部伸直,均勻地深呼吸。也可以斜倚在牆上,腳底緊貼地面,雙臂伸直,稍前傾,雙手掌抵著牆。


如何預防腿抽筋?

首要預防措施:補鈣

懷孕期,准媽媽體內的一部分鈣會轉移給胎兒,所以對鈣的需求量要比懷孕前大很多。准媽媽一旦長期缺鈣,不僅會使母體血鈣降低,誘發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還可能導致日後准媽媽骨質疏鬆,進而產生骨質軟化症,而胎兒有可能發生先天性佝僂病和抽搐。准媽媽可通過孕期飲食和藥物兩個方面來補充體內缺乏的鈣質。

孕期飲食

牛奶含鈣量高,且易被人體吸收,一杯240ml的牛奶中,鈣質含量高達300mg。如果准媽媽每天喝2杯牛奶,就可以輕鬆攝入600mg的鈣質。對於不太愛喝牛奶的准媽媽們,也可嘗試用優酪乳、乳酪或其他乳製品作為替代。

孕期多吃一些含鈣較高的食物,如豆製品、蝦米、蝦皮、藻類、貝殼類水產品、鰻魚等,均為含鈣較高的食品,准媽媽不妨經常食用,在日常飲食中增加鈣的攝取。

准媽媽要注意鹽的攝取。如果吃鹽過多,鹽中的鈉會與鈣在腎小管中吸收時產生競爭,而增加尿中鈣的排出。因此,少吃鹽可以預防鈣的流失。

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避免吃一些高脂肪食物。蛋白質有利於食物中鈣的吸收,而脂肪會在人體內轉變為脂肪酸,並與鈣結合,形成難溶性化合物而無法被人體吸收。

藥物補鈣

孕期直接補充鈣製劑是較為有效的補鈣途徑。但准媽媽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鈣製劑,如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碳酸鈣等。懷孕中期,准媽媽每天所需800mg的鈣質,而到了懷孕晚期,准媽媽每日鈣的攝取量則為1200mg。專家建議,准媽媽在補鈣的同時還要加服一定量的維生素D,以利於鈣的吸收。


孕期預防腿抽筋的8個細節

1. 避免長時間站著或雙腿交叉坐著,避免使腿部的肌肉過於疲勞。久坐時,每間隔兩個小時,就起身走動一下。

2. 到了孕中、晚期,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臨睡前可先洗個溫水澡,放鬆一下肌肉,或針對易抽筋部位做一按摩或者熱敷。

3. 睡覺時,在腳下墊個枕頭,以減少對神經的壓迫,並採取左側臥位,以改善腿部的血液迴圈。

4. 白天經常伸展小腿肚肌肉,上床休息前也不妨做上幾次;坐著、吃飯或看電視時,轉轉腳踝、動動腳趾。

5. 每天堅持散步,除非醫生建議准媽媽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運動。

6. 經常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

7. 平時儘量不要穿緊身褲。

8. 夜間睡覺時,注意下肢的保暖,避免被子壓在腳面,或腳面抵在床鋪上,准媽媽可選擇寬幅被子遮蓋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