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單親家庭孩子的特點 竟然是這幾種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但是想要教育好單親家庭的孩子就一定要瞭解單親家庭孩子的特點。那麼單親家庭的孩子到底有哪些特點呢?其實拒絕感、感到憤怒、缺乏安全感等都是單親家庭孩子的特點,家長和老師們一定要注意。

拒絕感

這是單親環境中成長的青少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不論孩子的父(母)親是逝世或離婚,他們都有被拒絕感。青少年對於被拒絕——不論是表現出來或感覺到的,尤為敏感。由於單親父(母)親必須獨力應付生活的重擔,大部分時間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節日或場合——儘管孩子知道父(母)親已盡力而為,但在情緒上,被拒絕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續。

感到憤怒

在情緒混亂時,孩子會感到憤怒。當父(母)逝世時,孩子會覺得自己被欺騙,失去了父(母)的支持與關愛。而離婚更會加重這種情緒,尤其是憎恨離開的一方。然而,青少年很多時候都不會對離開的一方表達自己的憤怒,反而是向撫養他的父(母)發脾氣,將家中的父(母)當成發洩怒氣的物件。

缺乏安全感或不健全的自尊

打擊他們自我價值感的有三種因素:導致父母離婚的環境;離婚的過程及父母離婚後的情形。他們可能覺得跟其他有完好無缺的家庭的朋友有很大不同。

多疑嫉妒

單親家庭孩子與正常家庭孩子對比,具有較強多疑、嫉妒心理特徵的前者比後者高約3%。其表現為對別人的議論,對許多事情非常敏感,總懷疑別人在議論自己,猜疑別人是不是在說自己的壞話,猜疑老師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假如一個活動沒有讓他參加就會胡思亂想。我認為,這種心理的產生與自卑心理有關,潛意識裡還是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於是就亂猜疑,好嫉妒。

行為退縮

當人們在一段關係中受傷害,本能的反應是退縮、拒絕說話、不願付出愛與關懷。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覺得與父母有距離,覺得突然被朋友疏遠——儘管親友或同學老師並沒有以異樣的眼光看待和判斷他們,但他們仍可能疏遠這些人。他們會感到命運不公,為什麼這種事情發生在我的家裡?在自我退縮的行為中,許多青少年會感到非常孤單,覺得自己沒有朋友,十分無助。因此,在情緒上可能會憂鬱。

根據單親家庭孩子的特點可將孩子分為自立自強、孤獨憂鬱、散漫放任、偏執易怒這四種類型的孩子。希望老師給這類孩子更多一些關愛與鼓勵,培養出良好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