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為什麼寶寶總喜歡把手指往媽媽嘴巴裡放?

8個月寶寶,喜歡把手指伸媽媽嘴裡。

回答關注(16)|查看更多問答

12個回答

套路專家

泛科普短視頻自媒體01-13 18:4627贊踩

喜歡啃手指是很多小寶寶都會有的一個習慣,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寶寶總是時不時把手裡的東西放到嘴巴裡去啃,媽媽們看見寶寶這樣子總是會很擔心,害怕寶寶將髒東西吃進肚子裡鬧肚子,但又聽別家媽媽說,這是孩子的嗅覺和觸覺的敏感期,孩子就是靠著啃手指來鍛煉手眼的協調能力,兩邊的說法不一樣,到底該怎麼做呢?這可難倒了一眾媽媽團。

其實兩邊的說法各有道理,孩子對於物質的認識並不清楚,他們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是自己能夠抓到的總是喜歡放到嘴裡,這就很容易發生危險而且不衛生;但他們提高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恰又是通過各種肢體動作來完成,故而對於寶寶的啃手指的習慣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

第一、 經常給寶寶洗手

寶寶認識世界就是通過自我的探索和認知,既然啃手指是一個成長階段,那麼就以理性的態度去看待它,無需特別的去就診,但是也要注意孩子的衛生健康,爸爸媽媽要多給寶寶洗洗手,減少手上的細菌,並且要給孩子的玩具消毒,另外給他們玩的玩具不要有尖銳的棱角,安全性一定要看,避免意外傷害到寶寶。

第二、 滿足寶寶口腔敏感期發展

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吃手指其實是一種智力發育的表現,在長牙的階段總是喜歡咬一些東西,這也是很正常的,此時強制約束反而會讓孩子長大後養成攻擊性的性格,滿足孩子的口腔敏感期發育,給孩子吃些容易咀嚼的食物,給孩子配備一些不容易咬壞的餐具。

第三、 緩解孩子的心理依賴

有些孩子啃手指其實是一種情緒的表現,當他們感到緊張或是難過的時候總是會將手指放到嘴巴裡去啃,想要一步步糾正孩子的這個習慣,就要找到源頭,幫助孩子紓解情緒,改善負面情緒的影響,孩子找到了正確紓解情緒的方法對這個習慣也漸漸遺忘了。

總結: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有著多個敏感期,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次新奇的探索和體驗,他們從中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希望各位爸爸媽媽能夠理智看待,瞭解孩子敏感期中的行為,多些理解,多給他們一些幫助和指導。4評論

babylove花園

育兒達人12-20 14:145贊踩

我家寶貝曾經也這樣,不只是嘴巴,他有洞的地方都像扣扣,後來還要扣鼻孔呢。這個可能跟手部敏感期有關,他看見有洞的地方就想扣。建議寶媽不用阻止,越不讓扣越扣。過段時間扣夠了就好了。

4評論

悅雨育兒

育兒自媒體12-20 17:5219贊踩

好像小寶寶都會這樣,他看見你的嘴說話的時候開關開關的,覺得很有意思啊,而且孩子會有這樣的敏感期,他對各種洞洞都感興趣,都會摳一摳,捅一捅。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是睡在炕上的,一般白天的時候會把被子收起來,直接在炕上玩,炕上一般會鋪上地板革,地板革下面就是磚了,鋪的時間久了,地板革壞了就會有小洞洞,我奶奶告訴我那時候就會摳,越摳越大,下面的土都摳出來了。

2評論

宸宸豆豆媽咪

01-11 22:4033贊踩

我家小寶也會這樣啊,應該正常的吧,沒事,大點就好了。

我覺得一個是寶寶覺得媽媽說話的時候,嘴巴一張一合的,就會發出聲音,很有意思,覺得好奇,所以用手摸摸看看。

再一個,我吃東西的時候,他老喜歡用手指去我嘴裡摳,還會張著嘴,湊的很近,打算吃,笑死人了。小腦袋裡不知道想的什麼東西,哈哈。

而且,哪個地方有個洞洞什麼的,他也喜歡研究,估計孩子都是這樣,對這個世界好奇的地方太多。之前好像聽哪個老師講過,孩子敏感期什麼的,喜歡摳洞洞,孩子聰明,哈哈。

25評論

紫夢在歐洲

02-25 01:345贊踩

這是生命發展最重要一步!

孩子通常在第3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喜歡吃手,再大一點能夠吃到自己的腳趾,喜歡把能抓到手的東西放到嘴裡咬。這段時期的這種行為在生理學上稱為“口手敏感期”的“口的敏感期”。通常情況下口的敏感期能延續到1歲以後,有的甚至到六歲夠。

大家知道,孩子一生下來就知道用嘴找母乳,喝牛奶。口這個器官是孩子最早運來感知世界的器官。因此,口不僅僅是用來飲食的,在早期生命裡它還肩負這一個重要的使命-----喚醒身體其他部分。孩子能通過口感知味覺和觸覺,構建自己的大腦和心理世界。口的敏感期是孩子認知世界的第一步!請千萬不要阻止,是他(她)錯過這一重要的一步!

很多父母和監護人認為孩子吃手吃腳是很不衛生的行為,是陋習,應該糾正……我告訴您,阻止他們才是大錯特錯!他們正在用口啟動他們的手和腳,就好像是一組一連串的機械運動機構,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錯過這個環節,他們未來的運動協調能力可能會受到影響,惡意的阻止可能會導致自閉症!

建議,口敏感期期間,大人們應該時刻做好孩子手腳的衛生,將一些可能會吞咽的物品儘量遠離孩子放置,買幾個正規的,符合食品級安全標準的牙膠棒給孩子,既能鍛煉他們口手協調的能力,又能滿足他們喜歡咬咬咬的需求。

咬人,咬人一般會發生在15個月到3歲之間,很多大人覺得孩子咬人是一個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尤其是被孩子咬到人們。一般情況下當孩子感到無助恐慌的時候,或者想要控制別人的時候他們都可能會下嘴咬人,這個時候大人們應該馬上制止他們,但是不要責怪他們,因為口仍然是他們目前為止用的最得心應手的工具。只需問明原因然後細心告訴他不能咬人。因為他們仍在口手敏感期。這一點,我希望看過這篇文字的父母今後再孩子的咬人事故中保持冷靜和理解。

我告訴大家,這些事情我在我家寶寶成長過程中全部體驗過,我家寶寶咬過別的小孩,在2-3歲左右的時候撓過別的小孩,在國內的遊樂場發生過以上事情的時候通常所有的家長如臨大敵,甚至對我們夫妻兩嚴加指責,甚至大聲說“真沒教養!”。但,我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我們並不怨恨他們,我們會不停的說對不起。更不會指責寶寶,我們只是私下裡向寶寶瞭解為什麼要那樣做的原因,告訴她儘量友好,玩具要一起分享。現在孩子大了,但以前那些所謂的陋習通通沒有了,和小朋友在一起懂得分享,也會調停別的小朋友間的不愉快,會說一些讓對方開心的話,會讚揚對方。

孩子口手敏感期需要家長們頂住壓力,學會和孩子溝通,共同進步!

希望我的回答能有些許幫助,謝謝您能看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