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家長讓孩子染上這種病,就是一輩子的陰影

文|文兒

沒抵住周圍朋友的轟炸安利,我還是入了《人民的名義》這個大坑,沒想到竟一發不可收拾。開場就被貪官趙德汗一整牆人民幣震撼了,但感觸更深的還是他痛哭著說“我一分錢都沒花,不敢,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很多人在調侃這位趙大貪官白白貪了那麼錢也沒享受,還因此斷送了自己的一生,也怪傻的。可是我卻從中深切的感受到了童年太窮而導致一個人後天對物質極度的匱乏感和無力感。 

都說影視劇中戲劇成分太多,那就說說身邊的例子。

青青是我的大學舍友,我們一起生活了四年。班級聚餐活動她很少參加,每次出去逛街,她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問問價錢,顧慮重重,什麼也不買,總覺得不配。時間長了,她更不喜歡和我們交往了,經常獨來獨往。有一次不知道怎麼的我們兩個說起了心裡話,她說家裡也不算很窮,可是爸媽總喜歡和她哭窮,喜歡給她穿舊衣服,買什麼也撿便宜的買。從小到大,她心裡都住著一個窮人,到哪都是活的小心翼翼,自卑敏感,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

好友玲玲擔任運營總監,月薪一兩萬,按理說這種工資水準對於一位單身女孩也是足夠了。但她是一直不停的買!買!買!每個月都是月光,還要透支信用卡。每次,我就調侃她絕對是敗家娘們一個。她總是一臉無奈地說“沒辦法啊,小時候太窮,長大了控制不住這種虛榮心。” 

這種窮出來的自卑與物欲或許很多都有,貧窮這個病就像一個魔咒伴隨著人一輩子,扭曲了多少人的價值觀。

我相信一個孩子對待錢和物質的態度並不全是家庭經濟條件造成的,而是一個家庭對待金錢,生活的態度。

小編有話說:物質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我們需要它。但與其和孩子哭窮,不如讓孩子知道爸媽工作的不易,賺錢的辛苦;與其讓他們在物質面前壓抑,不如教會他們怎麼取捨。“金錢教育”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願每對家長都能參透。

---------------------

怎麼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績?孩子和自己的關係不親近怎麼辦?孩子愛打人是因為什麼?孩子脾氣特別大是怎麼了?孩子總愛看電視玩手機該如何引導?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

請關注百家號:【媽媽的閱讀】。只為成為孩子更喜歡的媽媽!

世界上沒有哪所學校的教育能比的上媽媽的閱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