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胎頭什麼時候入骨盆,有哪些特徵

胎位是判斷胎兒發育狀況的指標之一,胎位正確的胎兒在發育速度方面有一定的優勢,而胎頭又是面臨分娩的又一標誌,因此,觀察胎頭的位置對於判斷分娩日期非常的重要,一般胎頭入盆骨就標誌離分娩不久了,那麼,胎頭什麼時候入骨盆,有哪些特徵呢?

女性骨盆是胎兒娩出的通道,所以男女骨盆有著顯著的差異。女性骨盆主要表現為:骨盆全形短而寬闊,上口為圓形,較寬大,下口的各徑(矢狀徑和橫徑)均較男性者大,加之尾骨的活動性較大,恥骨聯合也較寬,坐骨結節外翻,從而使骨盆各徑在分娩時可有一定程度的延長。

胎兒入盆是指孕晚期後,胎兒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方式,下降到准媽媽的骨盆腔,此時胎兒的身體位置得到鞏固。胎兒入盆是分娩流程中的第一步。胎兒大約在孕36周時入盆,此時准媽媽可感覺到小腹下墜,下體脹痛。胎兒入盆後,意味著胎位就較為固定了,這為准媽媽們順產打下了好基礎。

胎兒入盆的感覺就像有東西從身體裡突然掉下來了。當然,這也會因人而異。有些准媽媽會感覺到小腹下墜,而有些卻是沒什麼明顯感覺。

1、胎兒入盆時無特殊的感覺,可能會發現肚子下垂了一些,這個時候孕婦會有下墜感。

2、小腹出現下墜感,伴有輕微痛感,疼痛感並不強烈,但是也需要重視。

3、下體脹痛,明顯覺得胎兒往下走,這個時候不能做體力勞動。

4、胎頭入盆後宮底會下降。

5、胎兒入盆後,對胃、心臟、肺等器官擠壓減弱,准媽媽會比較舒服,但是可能容易出現尿頻尿急、便秘、腰腿疼痛等情況,從而影響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