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剛一出生就發現骨折?難道說媽媽是遭遇了一場醫療事故嗎?

對於媽媽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的寶寶更加重要了。十月懷胎的戰戰兢兢,各種辛苦煎熬,只是為了寶寶能夠健康平安地降生。然而,有些媽媽才生下寶寶,就不得不接受一個極其殘酷的現實:剛剛生下來的寶寶居然骨折了!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說媽媽是遭遇了一場醫療事故嗎?

其實寶寶在出生過程中也是有可能受到一些損傷的,這種損傷可以稱之為新生兒產傷。

由於現在醫療技術飛速發展,只要按時進行產前檢查,產傷的出現概率其實並不高,但是嚴重的產傷會導致新生兒終身殘疾甚至死亡,其實,寶寶的骨折是一種在生產中受到的損傷,也就是新生兒產傷。新生兒產傷與媽媽在孕期的產檢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即使在產檢中各項指標都正常,以現在的醫療技術,新生兒產傷的出現幾率也只能說降低,而不是完全杜絕。當發生巨大兒、胎位不正、產程較長/較急,或使用人工器械輔助生產時,都有可能會造成新生兒產傷的情況。

那麼,臨床上最常見的產傷都有哪些呢?

1、產瘤

產瘤多發於頭位順產,是由於生產時間過長或媽媽的骨盆過小,導致寶寶頭皮受到外傷造成的出血性水腫,臨床上不需要任何治療,通常3天左右就會消失。

2、頭顱血腫

寶寶的胎位異常或者生產過程中使用了產鉗,就可能會造成寶寶顱內血管發生破裂,這種出血情況也就是頭顱血腫。

一般不用什麼治療血腫就會自行吸收掉,只要注意護理就可以了。如果時間長沒有好轉,要及時告訴醫生處理,通常不會傷害到寶寶的健康。

3、產傷骨折

多數產傷骨折都是因巨大兒或胎位不正所致,多發部位依次為鎖骨、肱骨幹、股骨幹、顱骨、肱骨或股骨的骨骺分離。其中鎖骨最為常見,約占產傷骨折的90%。如發現寶寶有一側上肢活動次數減少,換衣服或者翻身的時候會哭鬧,就要諮詢醫生或者進一步檢查。產傷骨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用鬆緊適宜的繃帶固定就可以了。

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絕大多數新生兒產傷是可以預防或避免的。孕媽媽們一定要勻衡飲食、保持體重、按時產檢,對自己和寶寶的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在生產前也要聽從醫生的建議,慎重選擇合適自己的分娩方式,才能防患於未然,徹底避開新生兒產傷。